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六部之争,大魏文报显,卖报了! (第3/7页)
事情诸位要答应许某,否则的话,许某宁可得罪诸位,也绝对不参合此事。” 许清宵开口,他可以做主,但有一件事情必须要先说好来,不然就没意思了。 “你说。” “守仁,你说就好。” 众人有些好奇,不知道许清宵要说什么。 “一旦许某拿了主意,就不能悔改,不要到时候谁觉得吃亏了,谁又觉得谁占便宜了。” “当然,许某会给出合适的理由。” 许清宵说出自己的想法。 自己可以拿主意,可问题是大家得听自己的啊,如果不听自己的话,那就没意思了。 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此话一说,六部尚书纷纷沉默思索。 但很快,陈正儒给予回答。 “行!守仁,你说什么,老夫就听什么。” 随着陈正儒开口,其余几位尚书也不废话了。 “守仁,老夫相信你,你说就好。” “恩,可以。” “老夫同意。” “老夫也同意。” “好。” 六部尚书皆然答应了。 而得到答复,许清宵开口了。 “既然如此,那许某就斗胆在诸位大人面前说上几句了。” “首先,银子赚了,就应该花,这是许某一直认定的事情。” 许清宵一开口,五部尚书顿时露出喜色,但顾言也没有面露难看,而是继续看着许清宵,想看看许清宵要说什么。 “但怎么一个花法是一个问题。” 许清宵接着开口。 “下官认为,当务之急还是水车之事,毕竟水车利国利民,早一日完成,对大魏来说,也好早一点发展起来。” “故此许某打算,国库两成,预备给工部,培养工匠人才,大力建设水车,其中一半的银两,是开拓荒田,购买种子,锄具,给予流民百姓。” “想要让大魏粮产真正翻两倍,三倍,甚至更多,就必须要动用到荒田,同时由户部监督处理,请陛下下旨,农耕荒田者,皆归农耕者。” “官府免费提供一切工具,并且五年内不征税收,不过为了杜绝有商人敛财,这些荒田只有六十年产权,后代若是想要继续耕种,必须要额外交一笔银两,视为续费。” “并且荒田不可转让买卖,这是铁律,坚决打击商人敛财。” “同时,李尚书,但凡参与建设水车之事,可优先选择荒田,并且给予一定的补贴,如若有田的百姓,参与水车之事,也可以选一块荒田。” “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许清宵说出这个提议。 当下六部尚书纷纷思索,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陈正儒。 他露出惊讶之色,看向许清宵道。 “好!这个办法好!” “让百姓耕种荒田,产出粮食,我们只需要提供锄具以及种子成本,却可以解决百姓们的温饱,免费发放良田,对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这个六十年使用权,可以大大防止一些商人为非作歹。” “而且,还可以设户口制,一家多少人多少田,如若发现倒买倒卖之现象,严惩不贷。” 陈正儒顿时明白许清宵这个办法的好处,这样还节省一笔开支,又能产生良田,五年内不增加税收,为的是让百姓们踊跃参与。 反正荒田废弃也是废弃,若是用上来的话,对大魏来说,是一件极好之事。 再者,许清宵让百姓们参与建设水车,省去大量劳动成本,无非就是给一块荒田,而百姓们也乐意啊,毕竟谁会嫌自己田多? 以前看不起荒田,是因为没有水源,来回跑一趟可能就是一天一夜的时间,自然而然,没人瞧得上。 可现在有了水车,百姓们的心思难道就不会活跃起来? 而对大魏来说。 只要有粮食,就能产生交易,粮食多了,挨饿的百姓也少了,人口也会提高,这个办法好,好啊。 “不错!守仁果然聪慧。” “这个办法很不错,老夫赞同。” “可以。” “没问题。” 其余尚书们纷纷点头,而顾言也点了点头,给工部拨款他心疼,但如果是建设大魏王朝,开发荒田,他完全同意。 因为不管花多少银子,对大魏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那就这么定了!” “而后一成,划拨给吏部,但不是提高官员俸禄,而是提高福利,逢年过节,置办一些衣服,以及送些实用之物,柴米油盐都行。” “顾大人所言没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口气给太多,对官员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