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镇压文宫!读书人慌了,陈正儒,杀儒之心! (第1/7页)
大魏京都。 文华殿内。 许清宵的目光,缓缓从文宫收回。 “来人!” 下一刻,他声音冷冽。 文华殿内,百官望着许清宵,不知道许清宵又要作甚。 “八门京兵听令。” “镇压大魏文宫,将蓬儒,张宁等人,全部扣押天牢,但敢阻拦者,斩!” “将皇宫外所有儒生,全部围剿,扣押天牢,若谁敢阻拦喧哗,斩!” 许清宵两道命令下去,大殿内没有任何人反对。 只有冷酷无情的回应声。 “我等遵命!” 话音落下,几名武官直接走出文华殿,面色冷冽,去处理此事了。 “这帮人,是该要镇压镇压了,这个节骨眼上,他们闹得最欢,要说不是幸灾乐祸,老夫不信。” 文华殿内,陈正儒开口,他身为大儒,但许清宵这个抉择,他没有任何一点反对的意思。 甚至完全支持许清宵这般去做。 许清宵杀降是不对。 可问题是,也不至于自己人闹得这么凶吧?你说如果是大魏藩王造反,许清宵杀降,杀的是自己人,你这样闹腾,陈正儒能够理解。 自相残杀! 可杀的是异族人,退一万步来说,死的也是异族人。 再退一万步来说,他许清宵做的再错,也是为了大魏,就不能等等吗?等事情结束以后,你再来说几句,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这个节骨眼,你就来闹腾?巴不得大魏内乱是吧? 陈正儒也来火了。 “许大人,此事交给老夫吧,老夫会给许大人一个结果的。” 陈正儒开口,他主动请缨,打仗他说不上几句话,可内政上面,他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劳烦陈尚书了。” 感受着陈正儒眼中的坚定,许清宵知道,陈正儒可不是想去包庇,也不是想要去打圆场,他是真正想要镇压内乱。 故此许清宵一口答应。 “许大人,老夫也去吧,帮一帮陈尚书。” 而此时,王新志也跟着开口,他的意思跟陈正儒一样。 “好,劳烦两位尚书了。” 许清宵点了点头。 不过接下来,刑部尚书也开口要过去看一看,许清宵有些哭笑不得,但想了想,六部尚书去了三位,来镇压大魏文宫,也算是配得上大魏文宫了。 “行!既然如此,诸位尚书劳烦了。” 许清宵没有多说了,内政的事情,交给这三位尚书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大魏文宫这次,必然要栽个大跟头。 而当前的事情,不是大魏文宫,而是大魏第二战。 第一战,两个时辰攻下蕃国,这是奇迹之战,也是运气之战。 可第二战,就是真正的大战了,唐国,阿木塔,突良一定会全力防备,杀降的事情,只怕也传入了他们耳中。 此战,不可能会投降。 只能硬拼。 拿刀,拿枪,用命去拼,用命去杀。 不过硬拼是必然的,智谋也必须要,许清宵已经布好局了,运气好,五天内攻下三国。 运气不好,十日内,拿十万条命,也要攻下三国。 大魏! 不能拖! 下一刻。 陈正儒,王新志,张靖三人离开文华殿,去针对大魏文宫之事了。 而大魏之中。 随着大魏文报的免费发放。 越来越多百姓知道现在的战况和局势了。 【犯我大魏,虽远必诛】 这篇文章的感染力太过于强烈了,这是许清宵亲自主笔所写。 许多百姓,连内容都没看,只看到了文章这八个字,就已经热血沸腾。 至于杀降之事,他们压根就不管了。 不过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是给一些底层百姓看的,也是给整个大魏上上下下看的。 南豫府之中。 一处酒楼。 一名老夫子手握大魏文报,言辞激烈,讲述着文报中的内容。 四五百名百姓,把酒楼上上下下全部堵的水泄不通。 “各位百姓,大魏第一战,大获全胜,两个时辰,打的蕃国投降。” “可这场大胜,付出了两万三千名将士鲜血,蕃国投降,并非是真心实意投降,而是畏惧大魏而投降。” “许守仁杀降,不是为了杀而杀,而是为了震慑百国。” “一个月前,十二附属国弹劾许守仁,这是何等耻辱?” “先不论许大人做错了什么,就光说他区区附属国,凭什么弹劾我大魏臣子?我大魏内政,轮得到这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