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战起,五日内,拿下唐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战起,五日内,拿下唐国! (第3/7页)

他们也不愿意杀儒。

    文宫之外。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陈正儒没有任何心虚,反倒是冷声警告道。

    “大魏征战之时,还望诸位都老实一点,也警告天下读书人,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要制造内乱,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陈正儒留下这句话,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事情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陈正儒没有去天牢,也没有去皇宫,而是来到了吏部,拟了一道昭文,宣告天下。

    大魏正逢百年之变化时,天下百姓需警惕外敌造内乱,不可听信谣言,一切事情,大魏朝廷将会以圣旨告示天下。

    但凡在此期间,造谣生事,无中生有,无论是何居心,严惩不贷,如若百姓听闻发现,可上报当地官府,若核查属实,赏白银五百两。

    这份告示,其针对的便是两个因素。

    一个是朱圣一脉读书人,一个就是各地藩王了。

    现在民意已经凝聚如火,大家团结一致,这道告示下来,定能压住藩王和一些居心叵测之人。

    待告示写出后,陈正儒也第一时间来到了文华殿内。

    将告示交给许清宵。

    “许大人,蓬儒主动伏法,带着张宁前往天牢之中了。”

    陈正儒将告示交给许清宵过目,同时提了一句。

    “恩。”

    “陈大人,此事你如何看待?”

    许清宵看了一眼告示,没有任何挑剔,内政方面几乎不需要去质疑陈正儒,能成为当朝丞相,其能力与才能,毋庸置疑。

    “很难说。”

    “蓬儒绝不可能这般心甘情愿地答应。”

    “只是一时之间,老夫想不到蓬儒想做什么。”

    陈正儒平静说道。

    他这话说出,许清宵跟着点了点头。

    是啊,蓬儒这般心甘情愿,他还真是觉得有问题啊。

    “先不管他了。”

    “既然他去了天牢,一切都好说,陈大人,继续压制大魏内乱之事,务必要求王朝内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朝廷的声音。”

    “此战想要大胜,绝不能出一点差错。”

    许清宵也想不出来,最起码现在是想不出来,蓬儒到底想要做什么。

    心甘情愿去天牢?

    畏惧权势?这不可能。

    那到底是为什么?许清宵也没有时间去想,只能先放在一边,先处理战事。

    “好!老夫与张尚书,王尚书一同处理内政之事,许大人,辛苦你了。”

    陈正儒点了点头,兵家的事情,有兵部尚书和这么多武将在,尤其是许清宵坐镇,他也不需要担心。

    现在反而是要多多防范内部的矛盾问题,若是被敌人乘虚而入,那就是阴沟里翻船了。

    “陈大人也辛苦了。”

    许清宵朝着陈正儒一拜,而后者摇了摇头。

    “许大人,藩王之事,还是要多多考虑,他们不可能不出来的,这对他们来说,是千载难逢之时。”

    “老夫先去派人调查,有任何结果,再来找你。”

    陈正儒离开了,不过临走之前,还是提醒许清宵一番,要注意藩王。

    读书人的事情,已经被压制下来了,蓬儒都进了天牢,不稳定因素控制下来,接下来就是各地藩王的事情。

    如若不压制各地藩王的话,那就麻烦了。

    陈正儒所言,许清宵心里明白。

    如今大魏的内乱还没有彻底结束,因为藩王蠢蠢欲动。

    别看他们现在不出面,那是因为他们都在等,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出来闹事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就是大魏军队被拖住,或者是大魏军队吃了败仗。

    一旦时机成熟,保证是各地揭竿而起。

    不过对付藩王,许清宵已经有了良策。

    足可以让各地藩王吃个大亏。

    说了这一次,许清宵要让藩王,文宫,异族国,包括突邪王朝,初元王朝,还有北蛮吃个大亏。

    一个天大的亏。

    当然眼下说这个还有点早,现在要做的,就是围绕第二战。

    随着陈正儒离开后。

    兵部尚书周严走来了,他带着一些情报走来。

    “许大人,射阳侯,广阳侯,临阳侯,已经进行第一次冲锋。”

    “阿木塔,突良并没有派兵出征,而是死守国门,战局焦灼,未能取得良好战果。”

    周严走来,带来的不是好消息,而是一个坏消息。

    行兵打仗,讲究的便是一鼓作气,如若一口气没有占据优势,那么极其容易会被敌人拖住手脚。

    这一刻,安国公等人纷纷围了上来,来到沙盘周围,开始研究地势,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