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宣战威胁?大魏应战!国运圣旨,民意之龙!突邪怕了! (第5/8页)
很快,百官入朝。 许清宵为监国少卿,走在第一位,也出现在陈正儒前面。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齐齐朝着龙椅上的女帝朝拜。 龙椅之上,女帝挥了挥手。 “众爱卿免礼。” 以平日的性子,女帝都是沉默不语,先是让百官开口,可今日,女帝率先开口了。 “突邪王朝宣战大魏,众爱卿有何看法?是战是和?” 女帝直接开门见山,没有那么多委婉了。 此话一说,陈正儒第一个出列开口了。 “陛下。” “大魏王朝,历经北伐,百姓穷苦,此战,臣认为,不战最好。” 陈正儒是支持许清宵的,可如若在天下百姓和许清宵之间取舍,他选择的还是天下百姓。 不是他不相信许清宵,而是他不敢赌,不敢拿大魏国运来赌。 “臣等,也认为,以和为贵。” “臣同意。” “臣也同意!” 文臣们一个个开口,六部尚书,皆然开口了,如陈正儒一般,他们不是不支持许清宵,而是他们不敢赌啊。 拿大魏的国运江山来赌,输了,可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面对六部尚书的回答,许清宵并没有任何一点生气,相反他更加敬佩诸位尚书了。 他们的选择,是站在百姓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个人角度。 “诸位国公又是什么看法?” 得知文臣们的想法,女帝又将目光看向大魏国公们。 “老臣!” “同意丞相之言!” 安国公沉默了一下,可最终他也是这般态度,不战最好。 其余国公列侯,也纷纷表态,支持陈正儒。 下一刻,女帝将目光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她面容平静,看着许清宵道。 “许爱卿,满朝文武都同意和,你如何觉得?” 女帝望着许清宵,如此问道。 听到女帝的询问。 许清宵朝着女帝一拜,而后又朝着文武百官一拜,最后才开口。 “大魏有诸位在,是大魏之福。” “许某敬佩诸公。” “但许某有些话,还望陛下,望诸公不嫌啰嗦。” 许清宵出声。 而后他继续开口。 “大魏王朝,七百五十余年,自太祖建国,风调雨顺,五代仁君,使得大魏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强大,国家强盛,号称上国之上,八方来拜,天下共尊。” “然,靖城之难,大魏沦为人间炼狱,百年耻辱,刻骨铭心,大魏之伤,永不可忘。” “武帝北伐,扬我国威,壮我军心,立我魏骨。” “可北伐之后,饿殍遍地,易子相食,区区八字,道不完大魏之伤,诉不完大魏之痛。” “臣!许清宵!认为,大魏之痛,并非于国库空虚,大魏之伤,也并非于臣民之饥腹。” “大魏真正的痛,是铁骑破山河。” “大魏真正之伤,是民族无骨气。” “诸公。” “闭上眼睛,可否听得见那嚎哭之声?” “诸公。” “睡梦之时,可否看得见那绝望之神?” “此战!” “臣,恳求陛下,应战!” “集我大魏之军民,宣战突邪。” “我泱泱大魏,怎可容忍异族指责!” “此战!” “是为唤醒我大魏军民之心。” “此战!” “是为昭告天下,我大魏从不畏惧。” “陛下!” “大魏王朝,何惜一战?” “战,是为不战。” “杀,是为不杀。” “臣!许清宵,恳求陛下,宣战突邪。” 说到此处,许清宵深深朝着女帝一拜,这一拜许清宵不为任何,没有私心,而是为大魏百姓而战。 若不战。 对大魏来说,无非是慢性死亡。 若战。 至少对大魏来说,有一线生机。 大殿内。 彻彻底底安静。 许清宵这番话,让他们着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们沉默,他们不语。 到最后,陈正儒深吸一口气,他望着女帝,也深深一拜道。 “请陛下,定夺吧!” “无论战与不战,臣皆领旨!” 到了这一刻,陈正儒也没有什么坚持不坚持了,让陛下抉择吧。 而随着陈正儒开口,百官的声音也纷纷响起。 是啊。 许清宵说的没错。 大魏的伤痛,怎可能是因为国库空虚? 大魏的伤痛,是因为蛮族入侵,这一战,把大魏国运都快打没了。 吃不饱,穿不暖,至少还能吃上一口,至少还能有件衣服穿。 蛮族入侵,差一点打没了大魏的国运,也将大魏的骨气给打垮了。 许清宵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如同刀子一般,割在百官心中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