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和谈,乞降地点?让他们去客栈等着!给脸了? (第3/7页)
结果如何,先派兵入驻进去再说。 眼下的异族国,已经没有任何资格与大魏谈判了,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被驻军。 陈国国君于深夜被陈国异姓王斩首,背后的原因天下人自然明白,此番乞降,陈国国君必死无疑。 与其遭受各种耻辱而死,倒不如让异姓王出手,这样也算是有一个交代。 不得不说,陈国国君还是有点气节。 但其余附属国却不一样,该怂还是怂,派来使者,期盼着还有一条活路。 到最后礼部颁布圣旨,要求大魏所有异族国派使者前来大魏,以最快速度,不可耽误。 不管是参战还是没参战,不管是弹劾过许清宵还是没弹劾过许清宵。 所有异族国必须要派使者前来,这是大魏的命令。 一时之间,大魏异族国皆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大魏这回真的要动刀子了。 有些异族国,没有参与此战,也没有弹劾过许清宵,想要观望,不代表他们忠于大魏。 现在大魏赢了,他们想要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说来说去还是谁拳头大谁说话算话。 不过任凭大魏民意如龙,然而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他们并不在乎。 许清宵屠城之事,违背天理,违背人道,也违背了儒道,违背了圣人之道,这一点读书人没有放下。 只是现在大魏正在善后战争,他们即便是有些怒言,却造不成什么巨大的影响,唯一能说的是,这始终是一个隐患。 而随着突邪王朝前来和谈之事被传开之后,大魏举国上下更加沸腾,百姓们彻底沸腾了。 突邪和谈,这就意味着突邪怕了,这如何不让百姓们振奋? 毕竟如若真打起来了,大家敢打,但也不愿意打,如若能以不打的前提下,还能获得好处,换谁谁不开心? 许清宵的名望,随着突邪和谈,也彻底烙印在大魏百姓心中。 所有人都知道,是许清宵凭借一己之力,说服了大魏上下官员,甚至说服了大魏女帝。 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更是被无数百姓追捧。 许清宵爱民如子,精忠报国,此番壮志,百姓又如何不知? 京都之中,怀宁王府。 面具人的身影再次出现,立于怀宁王面前。 “许清宵此战,足矣封侯,他已得大魏民意,如若再让他这般下去的话,对我等计划恐怕不利啊。” 怀宁亲王的声音响起,他看着面具人,如此说道。 然而面具人摇了摇头,望着怀宁亲王道。 “此战,许清宵的确可封侯,大魏百姓也的确钦佩于他,但我等的计划,并不是一个许清宵可以撼动的。” “大魏民意再高,又有何用?国运之争,才是我等的真正大计。” “这一战,他帮了大魏,但也帮了我等,过些日子,时机便要真正成熟了。” “王爷,做好准备吧。” 面具人出声,言语之中并没有将许清宵放在眼里,并且提到了国运二字。 怀宁亲王再听完此话后,不由皱眉好奇。 “时机成熟?如今大魏,平定内乱,突邪王朝更是主动和谈,大魏百姓民意一心,哪里来的时机成熟?” “还望大人提醒。” 怀宁亲王皱眉,现在大魏上下团结一致,许清宵一战封神,大魏的的确确看到了繁荣,极有可能恢复鼎盛状态,怎么来的时机成熟? “此事涉及我等真正核心,并非是不愿告诉王爷,而是对王爷来说,时机并未成熟。” “王爷只要记住,窃大魏国运,才是你我根本,大魏强并非是一件坏事,反倒是为我等提升国运。” “我等图谋的,可不是区区一个大魏,希望王爷能够明白。” “这个许清宵,任他再强,放眼天下,他不过是一个儒道大才罢了,即便是他带领大魏,走向鼎盛繁荣,最多不过让大魏倒退五十年。” “纵观古今往来,有多少不朽的王朝泯灭在历史之中,又有多少气吞山河的帝王,化作白骨黄土。” “细细想来,王爷,斗胆问一句,许清宵比得上大魏太祖吗?” 面具人开口询问,望着怀宁亲王。 而面对这番言语,怀宁亲王沉默了。 是啊,一个王朝再强,能强盛万年吗?口头上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任你王朝不朽,任你气吞山河,任你风华绝代。 到头来,就是一捧黄土,一堆黄沙罢了。 “与太祖相比,许清宵算得了什么?” 怀宁亲王语气轻蔑道。 不是他瞧不起许清宵,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