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惊天大秘!大魏文宫.......竟然....... (第1/7页)
朝堂内。 随着女帝旨意响起。 众百官神色微微一变,他们都知道,女帝这是要竭尽全力扶持许清宵啊。 一般来说,科举这种事情,都是由大魏文宫主持,同时由六部辅助。 却不曾想到,这一次竟然让许清宵当主考官。 不过一眼看去,今日大魏文宫没有儒臣上朝,准确点来说,这些日子大魏文宫的儒臣都没有上朝。 因为蓬儒还在牢狱之中。 这些儒臣以不上朝的方式,来做无声的反抗。 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朝堂上除了必要的争吵以外,文武之间的关系又好了不少。 这让大家莫名觉得很舒服啊。 而女帝将文宫的事情,交给许清宵来做,这又是一种无形的支持。 心学只怕当真要在大魏盛行了,而有大魏全力推广之下,心学想不成为主流都不行啊。 “臣,领旨。” 监考武昌第一届科举,许清宵自然答应下来,无论是从个人影响,还是从选拔人才上面,对自己都有巨大的帮助。 更主要的是,许清宵看得出来,女帝是有意要打压大魏文宫了。 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行了,许爱卿,下了朝以后,来朕的寝宫一趟。” “商谈一些要事。” 女帝开口,让许清宵去她寝宫一趟。 “臣领旨。” “不过陛下,这些文稿,还请陛下收好,最好是以国器镇压,否则.......” “臣怕会惹来一些异象。” 许清宵本来是不想提醒的,但看大家好像没什么反应,所以还是提醒一句吧。 倒不是许清宵凡尔赛,而是这篇文稿被他以文气镇压了,换句话来说,如果不镇压的话,光是自己写的时候,估计异象都会冲天而起。 这篇文章,对比安国策来说,略胜一点,毕竟安国策这种东西,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施行,只要经济条件好,底层生产能力还不错的情况下。 而许清宵写的一统中州策论,主要还是针对大魏王朝,围绕的是大魏王朝,而不是突邪王朝或初元王朝。 自然算得上是绝世策论,可也不会超越安国策太多。 许清宵担心的是异象出现,惹别人注意,毕竟如今的大魏,需要低调一会了。 此话说出。 众人看向许清宵,有人想要开口说一句,但嘴张开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像许清宵说的没什么问题。 “来人,以玉盒盛装,送入宗庙。” “退朝。” 女帝开口,倒也直接,转身便离开了。 待女帝走后,百官退朝,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许清宵跟着百官一同离开,只是百官是回去,而他要准备前往女帝的寝宫。 不过话说,为什么是寝宫啊。 “守仁,待会谈完之后,来找一趟老夫,老夫都等着你,你这五个计划,必须要说清楚一些,文稿内容虽然写的细致,但很多东西还是感觉不明不白。” “待会一定要来。” 刚走出殿内,陈正儒的声音便响起了,他拉着许清宵,如此说道。 其余尚书纷纷点了点头。 的确,许清宵这篇策论,写的极其精彩,可很多细节却没有写上去,应当是许清宵有意为之,只让人感觉要做什么,但怎么做,如何做,压根就没有写。 这样也挺好的,最起码文武百官,难保不会出一两个有问题的人,知道大方向没关系,细节不懂就行,不然什么底都兜出去了,大魏还要不要崛起? “好,诸公等我。” 许清宵点了点头,他本来离开皇宫后,去找这几个尚书,毕竟大魏兴国之策,需要六部齐心协力,包括银两分配等等问题,必须要协商好来。 留下此话后,许清宵转身离开。 朝着女帝寝宫走去。 大约两刻钟后。 许清宵来到了女帝寝宫外等待。 李贤在一旁伺候着自己,脸上堆着笑容,还特意拿来了一个火炉子给许清宵取暖,虽然许清宵无惧寒意,可这份心意做的挺不错。 “李公公,最近如何了?” 许清宵开口,询问着李贤。 后者站在一旁,弯着腰,谄媚无比地看着许清宵笑道。 “托许侯爷的福,近来还好,过得挺不错。” 李贤谄媚笑道,这话他倒不是说假话,本来在宫中,他平平无奇,后来司礼监成立以后,他也没有捞到什么职位,甚至有时候还受了些罚。 可随着许清宵地位越来越高,名望越来越大,宫里也有人知道,李贤认识许清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