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九十六章:国运之鼎,大危机来临,唯有圣境,方可破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国运之鼎,大危机来临,唯有圣境,方可破局 (第4/7页)


    女帝的一番解释,彻底让许清宵明白了儒道这个体系的强大之处了。

    换句话来说,儒道与天命捆绑在了一起。

    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或者是一国命运,并且所修炼的浩然正气,在冥冥之中也能压制天地邪祟,保证天下各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怪不得整个尘界,对读书人如此尊重。

    原来是与天命有关。

    “陛下,大魏文宫脱离,可有办法解决吗?”

    许清宵问道。

    女帝沉默,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文宫脱离,影响不到天下,但能影响大魏王朝,换句话来说,站在天下人角度。

    文宫脱离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压制住大魏王朝的发展,尤其是对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看到女帝不说话,许清宵心中明白了。

    “如若,大魏文宫脱离之时,我能成圣呢?”

    终于,许清宵的声音响起,询问女帝。

    甚至这一次,他不称臣,而是称我。

    听到许清宵所说,女帝一愣,但很快她摇了摇头道。

    “三日之前,倘若你说此话,朕会开心。”

    “但今日,朕开心不起来,朕认真询问过许多人,也查过许多典籍。”

    “儒者成圣,的确比朕想象中要难。”

    “重新明意,明圣人之意,得道见德。”

    “重新立言,立圣人之言,传道授业。”

    “重新著书,著圣人之书,造福苍生。”

    “重新知命,知天道之命,洞察万物。”

    “每一件事情,都比之前困难十倍有余,而且更是要借助天下人读书气运。”

    “可如今天下读书人,有九成是朱圣门徒,被大魏文宫把持,他们不会借助气运于你的。”

    “今日,方儒所言,其实朕想要让你答应,毕竟对你来说,这的确是成圣契机。”

    女帝出声,她明白成圣有多难了,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可是许清宵摇了摇头,望着女帝道。

    “陛下,如若让我加入大魏文宫才能成圣的话,那许某这一世都不会选择成圣。”

    许清宵语气平静,但这话却异常的坚定。

    是的,如果自己成圣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入朱圣一脉的话,他宁可不成圣。

    听到许清宵这般说,女帝叹了口气,不过内心还是有些喜悦的。

    只是很快,女帝继续说道。

    “许爱卿,莫要想太多了,此事倒也不是必死之局。”

    “大魏文宫,或许不会彻底离开。”

    女帝出声,告知许清宵这件事情。

    “不会彻底离开?”

    这下子许清宵更加迷糊了。

    “恩,大魏文宫应当不会全部离开,他们会留下一部分力量,朕今日当着百姓面前,主动说出大魏文宫脱离之事。”

    “想来即便是他们再无所谓顾忌,也要考虑大魏民意,会选择留下一部分文宫大儒,不过迟早会走光的,快则三年,慢则十年吧。”

    女帝回答道。

    “留有一部分?”

    “他们应当是想要榨干大魏最后一点利益价值吧?”

    许清宵瞬间明白大魏文宫的想法,不是女帝说的这么简单,都已经撕破脸了,朱圣一脉还会在乎你这个那个?

    愿意留下一部分,无非就是想要榨干大魏最后一丝利益,毕竟大魏还有不少读书人。

    可以慢慢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离开,或者是留下一些卧底。

    这手段傻子都看得出来。

    女帝沉默。

    她没有回答,但这种不回答其实就是回答了。

    “陛下,若大魏文宫保留一部分下来,会降低一些大魏国运影响吗?”

    许清宵平静问道。

    “会。”

    女帝点了点头。

    当下许清宵明白了。

    大魏文宫直接离开,女帝必死无疑,不过此时此刻许清宵更加相信,女帝已经不在乎死亡了,她更在乎的是大魏苍生。

    一旦国运下降,国鼎溃散,大魏苍生将会面临无穷无尽的灾难。

    这是天灾人祸,是人力无法阻止的。

    海啸一来,你如何阻止?

    地震一来,你怎么防止?

    换句话来说,大魏文宫,的的确确很重要,儒道一脉的重要性,也超过了自己的预料。

    “陛下。”

    “倘若许某当真能成圣。”

    “陛下愿意彻底清除大魏文宫吗?”

    许清宵深吸了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