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朱圣十二册,许清宵悟圣道,惊天异象!【求月底月票】 (第2/7页)
信仰,在他们眼中圣人超越一切,至高无上。 从文章的某些内容就可以看出,天下读书人对朱圣已经陷入了一种‘狂热’以及‘信仰’的程度上了。 细细想来,许清宵也逐渐意识到是什么原因。 圣人的确高高在上,这是不可置疑的,也是不容置疑的,读书人崇敬圣人,是尊师重道的表现。 而对于圣人本身来说,他是希望自己的学问,自己的中心思想传播出去,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的思想,从而建设一个充满浩然正气的世界。 这是每一代圣人的想法。 可这也只是圣人的想法。 但圣人的门徒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因为跟随过圣人,莫名产生一种‘虚荣’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 待圣人逝去之后,他们也会摇身一变,变成圣人在世间的代言人。 而为了稳固权力,为了继续成为圣人的代言人,所以他们不断给后世人洗脑,给后世读书人洗脑。 从小到大就灌输‘圣人至高’的思想,圣人的每一句话,你都要牢牢记住,圣人每一本书,你也要牢牢记住。 而为了让读书人乖乖听话,就需要朝廷辅助,科举就成为了稳固地位的最大竞争了。 不管读书人到底是不是真心读书,但你想不想当官?想不想出人头地?想不想过上好日子? 想的话你就要读书,考科举,而科举内容基本上都是由朱圣一脉把控。 接下来学什么你心里应当明白了吧? 这是内部地位稳固,通过科举来限制读书人。 而外部地位稳固,就是最直接的方法了,划分阶级,打压异类。 内部依靠的是科举来稳固地位,外部就是划分阶级,怎么划分?很简单,继续烘托朱圣。 把圣人无限拔高,圣人没死的时候,地位可能还没这么高,但圣人死后,地位无限拔高,一代又一代的灌输。 朱圣做过那些事情,朱圣说过什么话,然后美化圣人,实际上圣人也有脾气,也有欲望,只是他们懂得克制,明白道理。 但随着圣人死后,他们的门徒,开始神话圣人了,圣人没有犯过一点错,圣人曾经为了学习,站在冰天雪地里面如何如何。 有的是真事,有的是假事,有的甚至朱圣一脉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只要不断的宣传,不断的神话,一代又一代过去了,谁还会记得是真是假? 尤其是对方是一位圣人,你敢质疑吗? 如果你非要质疑也不是不可以,可问题是,你拿什么资格质疑?不说别的,你最起码得有半圣境界吧? 可倘若真有半圣境界,也不会去质疑,所以形成了一种‘无解’的闭环。 而神话圣人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朱圣一脉的地位越拉越高,文人也越来越推崇朱圣一脉,如此一来,其他读书人怎么看? 谁不想成为宴会上的风云人物? 而且朱圣一脉更懂得稳固人心,他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忙,摆出一副仁爱的样子,团结一致。 这就如同散户和庄家的道理一样。 散户如果凝聚成一团,可以轻而易举干翻庄家,可问题是人心不齐,尤其是即便是有人说,要去干庄家,带头冲锋,大部分人还是观望。 所以被庄家轻而易举碾死。 而庄家一旦成型了,就是滚雪球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加入了朱圣一脉,只要加入朱圣一脉,地位上就能得到提高。 以后参加宴会或者是出门在外,来一句吾乃朱圣门徒,有没有逼格? 如若表现的好,还可以来大魏文宫听一下课,要是会点人情世故,指不定拜师大儒。 换谁谁扛得住? 所以朱圣一脉的人,只要将这些事情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等时间发酵。 五百年的时间,完全够了。 甚至都已经多余了。 自然而然,朱圣一脉成为了天下最大的读书人团体。 他们聚集在一起,推崇朱圣,霸占着各种资源,谁要是侵犯他们的利益,得到的便是天下读书人集体讨伐。 任何穿越者,稍微看过资本论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清宵被天下读书人仇视的原因啊。 不是天下读书人没脑子,被人摆布,而是天下读书人围绕的都是自己利益。 至于说读书人有浩然正气,按理说应当明辨是非。 那么反过来一句话,什么叫做是非? 谁会觉得自己做错了? 站在大魏文宫的角度上来看,大魏文宫做错了吗? 许清宵怒怼大儒,虽然严儒的的确确有些做得不对,太过于严法了,可问题是你一个晚辈怒怼长辈,这是对还是错? 站在许清宵角度,是错的。 可站在严磊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