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朱圣十二册,许清宵悟圣道,惊天异象!【求月底月票】 (第5/7页)
下苍生,为的是自身利益。 文章犀利,而且字字珠玑,倘若这文章拿给大魏文宫看,估计文宫大儒也要炸了。 收回目光,许清宵看向于益。 后者感受到许清宵的目光,当下抬起头来,随后朝着许清宵拱手,他不能站起来,这是规矩,可面对许清宵,他尊重,可这番尊重并不是那种谄媚与巴结。 只是尊重罢了。 “此子,大才。” 许清宵在考卷上写下优。 优,是超过甲的评价,唯独主考官可以写优,其余考官只能划分甲乙丙丁。 过了几个时辰后。 有人来了,找的是王新志。 过了一会,王新志皱着眉头走了进来,来到自己面前,有些欲言又止的感觉。 许清宵大致也猜到了什么事情。 “王大人,是否有人找你,让你向我求情,绕过周仁明?” 许清宵问道。 “恩,不过老夫拒绝了。” 王新志给予回答,也没有隐瞒什么。 “倘若王大人求情,我可以放他一马。” 许清宵不想折损王新志的面子,他这般开口,毕竟一个周仁明而已,被人当了棋子,傻乎乎的。 “不了。” 王新志摇了摇头,而后开口道:“不杀一个周仁明,往后就会有千千万万个周仁明,这种人,死不足惜。” 王新志语气冷漠道。 如若只是一些小事,他的确会求情,科举考场上,也敢这般,那就没什么好商量的。 听到王新志的回答,许清宵到没有说什么了。 就如此,科举结束。 许清宵如昨日一般。 不过这一日深夜,当许清宵审批完所有考卷后,王新志来了。 “守仁。” 私下见面,王新志就没有称呼许清宵为大人了。 “王大人。” 许清宵倒是客气。 “明日科举,结束后,打算去做什么?” 王新志倒也直接,开口问道。 “回去读书。” 许清宵回答道。 “守仁,明日科举结束后,去大魏文宫吧,朱圣十二册,一定要认真看。” “对你定然有帮助。” 王新志说出自己来找许清宵的目的。 他知道许清宵最近在想什么,所以特意过来提醒一句。 此话一说,许清宵点了点头,也算是明白王新志来找自己做什么了。 “好。” 许清宵点了点头。 而王新志继续开口道。 “这次科举,可看中什么人才吗?” 王新志询问许清宵道。 “有几个,但数量不多。” “不知对比以往如何?” 许清宵给予回答,同时也很好奇地询问。 毕竟王新志主持科举的次数比自己多。 “新朝第一科举,不怎么行,对比以往,差了许多。” “准确点来说,越来越差了,今年这个于益极其不错,文章犀利,有点你的影子,只不过太过于锋芒也不好,没有你的能力,如此锋芒的话,麻烦很大。” 王新志给予回答。 随后,他继续开口道。 “老夫看了于益的文章,也明白了你为何出这道题。” “是啊,自朱圣逝后,文宫越来越糟糕了,早几百年还好,可到了今日,文宫已经将传道受业放在一旁,所有心思都是想着如何稳固文宫地位。” “圣人在的时候,他们没有这样做,圣人不在的时候,他们也害怕地位不稳固。” “读书人没有读书人的样子,这就是现在的环境。” “守仁,老夫尊的是朱圣,不是文宫,老夫希望你早日成圣,还读书人一个朗朗乾坤。” “如若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夫去做,尽管开口。” “再过几年,老夫也要告老还乡了。” 王新志感慨道。 他也意识到大魏文宫这些年来的变化,所以不由感慨万分。 “王大人言重了,您身子骨还健朗,再做二十年都不成问题。” 许清宵如此说道。 而王新志摇了摇头,有些苦笑道。 “到了这个位置,没有人舍得下来,但大魏需要新人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 “大魏王朝历经北伐之战,国家动摇,王朝于风雨之中,我等所做的事情,就是让国家稳定下来。” “剩下的,是你们年轻人该做的了。” “文宫脱离后,或许是一件坏事,也或许是一件好事,待这两年,大魏彻底稳定,我等也会相继离开。” “大魏王朝,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王新志没有承下许清宵的安慰,反而十分认真地阐述事实。 许清宵听后,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