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二百一十八章:镇魔神石下落,武帝遗宝,抵达朱圣故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镇魔神石下落,武帝遗宝,抵达朱圣故居 (第5/7页)

是,先帝北伐失利,但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涉及中洲仙藏。”

    “这才是一切的根本,传闻开启中洲仙藏,可得天下。”

    “而开启中洲仙藏的办法,就藏在了太子与武帝遗宝中,这些年来,朕也让人暗中搜查,不过一无所获。”

    “白衣门,各地藩王,甚至文宫也在偷偷调查,每个人都想得到中洲仙藏,大魏用国家根基换回来的东西,意义非凡。”

    女帝认真道。

    “国家根基换回来的?”

    “陛下的意思是说,大魏后期北伐,不是为了镇压蛮族,而是为了中洲仙藏?”

    许清宵对这个中洲仙藏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好奇北伐。

    “自然。”

    “七次北伐,前三次大获全胜,杀到蛮族失颜色,于战争来说,前三次的北伐,已经报仇雪恨,也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后面四次完全不需要继续北伐,可大魏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北伐,难不成许爱卿以为先帝当真嗜杀好战吗?”

    女帝如此说道。

    这话,也算是解开了许清宵心中一个疑惑了。

    许清宵的的确确好奇,大魏七次北伐,前三次也把蛮族杀的哭天喊地,从战争的角度上来看,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没必要彻底屠干净蛮族,因为继续打就是浪费,杀了蛮族七成,为了彻底剿灭蛮族,发动新的北伐,不利国也不利民。

    武帝冲动不说,六部官员岂能坐视不管?按照户部传统,怎可能让武帝继续打?

    完全没必要啊,打赢了也不赚,打输了血亏。

    可武帝不但打了,而且还进行了四次北伐,这要不是大魏实在扛不住,估计第八次第九次都有可能。

    也正是因为最后四次的北伐,原本应当是神武大帝,现在史书上仅仅只是武元二字,代表着大魏王朝从经济发展,又重新变回战争发展。

    许清宵一度好奇武帝为何这般,现在彻底明白了。

    原来图谋的东西,居然是中洲仙藏啊。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可听名字也知道,绝对不是普通东西,通过方才女帝说的,得中洲仙藏者,可得天下。

    对比一下,武帝这么冲动也正常,诱惑太大了。

    击败蛮族,大魏王朝只是再变强一点,依旧被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限制着,而得到中洲仙藏,直接统一天下。

    跳过统一中洲,直接统一天下,换谁谁不心动?那个帝王不会心动?

    合情合理。

    此时此刻,许清宵大致搞明白武元年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靖城耻后。

    武帝登基,霸气回击,三次北伐,打到蛮族哭天喊地,但武帝也因为这场战争,发现中洲仙藏的秘密。

    从而为了得到仙藏,不惜继续发动战争,四次北伐,得到了东西,但应当是没有全部拿到,而为了让大魏后代君王得到仙藏。

    将太子送出,秘密藏在太子身上,而关键物品,全部被武帝藏起来了,也就是武帝遗宝。

    许清宵只能这样去推算,按照最合理的方式。

    至于为什么不留给女帝?这个许清宵直接就想到了,不是不相信女帝,也不是帝王真的无情,而是两点。

    第一,他不知道女帝能顺利登基。

    武帝当年的旨意,是让皇室和六部抉择谁继承皇位,皇室选择了女帝,六部选择了女帝,文宫也选择了女帝。

    这一点出乎武帝预料之外。

    第二,他不确保女帝能不能稳固江山。

    真什么都交给女帝的话,大魏王朝背后可是有幕后黑手啊,这个幕后黑手很有可能就是文宫那个黑手。

    要是被对方拿到了,为别人做嫁衣是小事,更主要的是,大魏也要亡国,人家绝对不会放过大魏的。

    所以保守起见,送出太子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换句话来说,武帝已经做好了自己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的准备。

    最起码,大魏王朝还在,最起码天下生灵不会惨遭毒手。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也是最稳的办法。

    但眼下有四个问题摆在许清宵面前。

    谁在幕后支持女帝登基?

    他为什么要支持女帝登基?

    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他到底有什么图谋?

    前面两个问题,想来要不了多久或许就能得到解答,怀宁亲王等不及了,迟早会造反的,而自己也迟早会与怀宁亲王正面交锋,不是怀宁亲王,其他王爷也不会坐视不管。

    倘若怀宁亲王不造反,那就更好说了,自己直接骑脸询问,反正这些藩王也活够了,该杀就杀,该削就削,大魏想要彻底安安静静发展,藩王必须要处理。

    是必须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