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二百三十七章:圣孙恩赐,文宫异象,道德经显,比异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圣孙恩赐,文宫异象,道德经显,比异象? (第2/5页)

后代出现,想要入驻大魏,怀着什么心思,老夫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他看中了我大魏国运,再加上朱圣一脉已经被斩去八成,我大魏读书人更是少之又少。”

    “现在入驻大魏,说到底不就是想要分享国运,成为第二个大魏文宫。”

    “倘若没有守仁,老夫也不会多说什么,无非是换一批人罢了。”

    “可守仁还在,他是半圣,又是心学之师,大魏的儒道,必须要由守仁来负责。”

    “老夫还希望大魏举国之力,助守仁成就亚圣,甚至是圣人境。”

    “平白无故跑来一个圣人后代,想直接瓜分我大魏国运?痴心妄想。”

    安国公态度很坚决。

    其余武官们也纷纷附和。

    他们无条件支持许清宵,虽然对方身份来头很大,而且的确能帮助到大魏。

    但那又如何?

    许清宵比他们差吗?

    安国公的意思,也是很多人的意思,哪怕是六部尚书,也有几位点了点头,认可安国公之言。

    “陛下,臣也是如此认为。”

    “对方这番前来,无非就是看中我大魏人才缺失,美曰其名是来传教,培育读书人,可实际上就是想要瓜分国运。”

    “倘若不是守仁矜矜业业,为大魏忙前忙后,守仁早就可以去传教了,臣认为,拒绝圣人之后入驻大魏。”

    户部尚书顾言开口,他也是这般想法。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当下,一位位大臣开口,他们都是支持许清宵。

    主要还是对这个圣人后代充满着戒心。

    女帝看着这一切,心中也是十分满意,如若说这些人只是戒备的话,而她就是厌恶。

    厌恶这个圣人之孙。

    原因无他。

    自己与许清宵共患苦难,将大魏打理的蒸蒸日上,现在跑过来想要摘桃子?

    这不是做梦吗?

    大魏不需要新的亚圣了。

    哪怕是二十岁的亚圣又如何?

    有许清宵一人即可。

    其他人,该干嘛干嘛。

    只是,陈正儒的声音不禁响起。

    “诸位所言,老夫明白。”

    “只是诸位有没有想过,这股势力,如若去了敌国,对我等来说是不是一个损害?”

    “对他们有戒心,这是常理,老夫也不喜这些人。”

    “可放任他们前往突邪王朝,亦或者是初元王朝,这就是我等想看到的局面?”

    “陛下。”

    “臣建议,先安置圣人后代,如李尚书所言,慢慢核查,他们来了我大魏,那么就逃不出大魏。”

    “一切都是我们掌控,还怕他们能翻起什么浪花?”

    “这样一来,既可以慢慢核实,增强大魏,我等又可以设置各种阻碍,让他们施展不开,也算是帮守仁。”

    “最大的好处,就是敌国没有增强,一石三鸟,还望陛下三思。”

    陈正儒开口。

    他何尝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可就这样放他们离开,这好吗?

    去了突邪王朝或者初元王朝,然后开始针对大魏?不管对方能不能针对成功,最起码人家针对你,你要浪费时间吧?

    不如就随便找个地方,让他们好好待着,想要传教是吧?

    先查清楚情况再说。

    查不清楚,就别想传教。

    查清楚了,再拖一拖,拖到什么时候?拖到许清宵可以放手对付这帮人的时候,再放行。

    这不好吗?

    陈正儒说出自己的心声意思,一时之间,引来百官连连称赞。

    哪怕是安国公,也不由稍稍沉思,随后哈哈一笑,望着陈正儒道。

    “还是陈尚书想事周到。”

    “是老夫鲁莽了。”

    安国公笑哈哈道,而陈正儒没怎么搭理安国公。

    不过也不怪安国公,毕竟在安国公眼中,许清宵就是大魏的天,容不得一点委屈。

    有人跑来恶心许清宵,他第一个不答应。

    “不对。”

    “陈尚书,倘若是引狼入室,那该怎么办?”

    “我们在算计他,他又何尝不在算计我们?”

    有大臣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