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幕后黑手,不是第四代圣人,而是... (第4/6页)
很想问一句。 他为什么选择了自己? 而不是选择别人? 选择自己的意义在哪里? 一个衙役,有什么好选的? 当真要选,天底下有那么多比自己优秀之人,就好比华星云,好比这个王朝阳,那个不比自己要强? 除非有一个可能性。 他知道自己是穿越者。 但这根本就不可能,穿越这种事情,本身就是无稽之谈,而且当真知道又如何?他凭什么知道自己适合儒道? “他也看到了未来。” “如大圣人一般。” 荀子缓缓出声道。 一句话,解释了一切。 此话一说,许清宵明白了,对方看到了未来,看到了自己,所以选择了自己。 “是第四代圣人吗?” 许清宵询问道。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有些事情,没必要隐瞒。 可荀子没有回答,而是望着许清宵道。 “你好好想想,如若你连这个都想不到的话,很多事情,就没必要继续说了。” “想一下,谁是幕后者。” 荀子回答,他没有否认不是第四代圣人,也没有承认第四代圣人。 随着荀子这般开口。 许清宵闭目,他在沉思。 从自己穿越的第一天开始回忆。 也将荀子所说的每一个细节,全部思索一遍。 一切的一切。 都要从吴言开始说起。 如果不是吴言,自己就会被击伤,那么自己也不会想着去修炼异术,也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吴言是越狱出来的。 谁帮他越狱? 南豫府的牢房,再怎么差,也不可能让吴言逃出去。 尤其是一个修炼异术的叛贼。 这可是造反组织成员啊,看看程立东当时多想抓住吴言,就可以明白,南豫府对吴言的重视。 可在这般重视之下,吴言还是逃离了。 就只有两个可能性。 白衣门出手。 但这个可能性不大,如若是白衣门出手,早就带着情报走了。 吴言死不死,无所谓。 重点是白衣门要得到武帝遗宝。 所以这个不可能。 那么就是第二个可能性,南豫府有高层动了手脚。 但这个可能性也不大。 倘若真是这样,何必这么急着派人去抓?完全可以拖延一段时间。 有人故意想要包庇,吴言就能跑了。 许清宵认真思索。 到最后,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有一个人,他不是南豫府的掌权者,但他的身份很高,能够影响到一些人,或者是说,这个人可以收买监牢的衙役。 而这个人,绝对不是拿银两来收买。 这样的重犯,不是拿钱可以解决的,要是花银子就能解决,白衣门早就动手了。 一定是一个身份特别高的人。 通过其他方面的诱惑,让监守的差役心动了。 什么人,说什么话,可以胜过银两? 许清宵认真开始回忆。 他看过吴言逃离的卷宗,当初是李鑫给自己的。 内容没有写什么,但现在回想起来,所有内容都在脑海当中。 办案细节都有。 许清宵反反复复回忆着这办案细节。 吴言被扣押在牢中,被重兵把守,琵琶骨被穿,而且体内有银针封锁气机,导致他无法发挥武道之力。 而吴言逃狱,就是银针被逼出。 但被封锁气机之后,银针怎可能被逼出? 是有人拔掉了他的银针。 但在重兵把守之下,谁可以拔掉他的银针? 自己人。 看守他的人,可以做到。 一时之间,许清宵开始深度代入角色,他幻想自己是衙役。 人到中年。 混成衙役。 缺银两是必然的,但做了几十年衙役,深知道有些银子可以贪,有些银子不可以贪。 若是想见见犯人,拿点好处是应该的。 可这样的重犯,不管是谁,拿好处给自己,自己都不敢乱来,毕竟有无数双眼睛看着,谁敢犯这个险啊? 更何况让自己拔掉犯人身上的银针。 这更加是不可能的事情。 许清宵慢慢思索,他代入成一个中年衙役的内心,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中年衙役,一事无成,吃着官家饭,但朝廷给的银子不多,每日回去,指不定还要被妻子唠叨几句。 妻子的恨其不争,儿女们的前途迷茫,尤其是儿子,也快要读书了,上私塾又贵,再加上也不知道有没有读书这天赋。 不读私塾吧,未来跟自己一样,成为个衙役,子承父业,但这辈子也就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