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胪之日,决战奉天殿! (第2/4页)
一引见新进士端坐受礼的风光。当他在乐声中来到奉天殿前,在殿门外升座坐定的时候,听得那几声静鞭鸣响,眼看黄榜已经到了礼部尚书手中,放置在了高高的御案上,他一时间竟是颇为志得意满,随即方才看到了由鸿胪寺官员引来的两排贡士。 即便今日太子并不是端坐在奉天殿内受礼,但就眼前的距离来说,看到的也只是整整齐齐的新进士服色,顶多再加上前头五六个人能看清面目。瞥见自己所点三甲都是相貌堂堂。约摸三四十上下,分明老成持重,他自然颇为满意,正等着传制官宣跪,他突然就看见七八排的位置,一个新进士突然就这么站了出来。 “敢问太子殿下,如今皇上可安好?” 传胪乃是所有进士人生中最要紧的一关,意味着从士子到官员的转变,历来人人都是战战兢兢唯恐有一丝一毫的闪失,从古到今就从来不曾有人在这一日言行失常,更不要说突然出列大声嚷嚷了。一时之间,从上到下,连带着早早侍立丹墀两侧的文武百官和鸿胪寺官也全都呆住了,太子亦是为之一愣。 “数日前殿试,今日传胪大典,皇上尽皆不曾御殿见人。甚至从去岁腊月开始,皇上便鲜有见宗室和外臣!虽则会试和殿试大典三年一次,但历来若遇大变,并非不能延迟取消。太子殿下却执意在皇上重病不起之际照例开会试策士,这难道便是孝道!” 即便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惊呆了,但太子须臾便反应了过来。一时又惊又怒。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简拔出来的进士竟然敢有人不管不顾地当廷提出这样要命的指斥。然而,此时此刻身下的宝座却是前后左右没有一处能靠着,更不像书房中的太师椅那样有可供他捏紧抓住的副手,他又要维持庄严肃穆的坐姿,只能突然一把揪紧了身下的坐褥,随即声色俱厉地喝道:“鸿胪寺官何在!” “臣在!” 眼见有人应答。太子顿时微微松了一口气,旋即便用更加严厉的口吻喝道:“还不将这犯上悖逆的狂徒拿下!” 然而,他还没等到鸿胪寺官动作,就只见那刚刚才大放厥词的年轻进士大声说道:“天子御殿策士乃是从唐宋沿用至今的规矩,如今皇上不能见臣子。太子若是真有孝心,便应该在会试决出贡士之后,将殿试延期到皇上病愈复出之日,由皇上亲自策问!每一科殿试的新进士从来都被人称之为天子门生,如今取中我等定下名次的却是太子殿下,名不正则言不顺,难道今日诸位新进士想被人称之为东宫门生不成!” 这一番指斥比刚刚说太子不孝更严重了三分,就连起头那些咬牙切齿恨有人搅局的新进士们,不少也是悚然而惊。会试也就是礼部试并不需要天子亲临。就算考题并不是皇帝所拟,那也说得过去,他们过了会试这一关,本身就是顺顺当当的天子门生,关键只在于名次而已。倘若今天真的跪拜了太子,那么异日若有问题。他们这些进士的头衔全都要被人指摘! 而鸿胪寺官本身的职责便是挑礼仪的毛病,一听这一番话全都有些犹豫,脚底下的步子慢了不说,心里也全都犹疑了起来。而趁着他们这一番迟疑不决,那声音一时更大了三分。 “更何况,古今中外,皇上重病太子临朝监国并不少见,却从不见有主持殿试的前例!天子治天下以礼,倘若连礼法都偏废了,何来名正言顺?臣还听说朝中有官员上书建言,追封先贵妃为后,此更为大逆不道!先前大理寺少卿景宽等曾建言此事,为皇上斥退贬谪,如今皇上病重,太子殿下不思张榜延请名医诊治皇上,反思追尊生母,岂不是授人以柄,给全天下的儿子竖了个最坏的榜样!” 前头这一番番话便已经是犀利如刀,但相比这最后一番指斥便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这番话直指礼法纲常,字字句句都让人无法辩驳。此时此刻,不但是新进士中起了小小的sao动,文武百官中亦然,尤其是那些曾经上书请追尊吴贵妃的更是面色大变,可在这种时候跳将出来和一个新进士争辩,万一背上失仪的罪名可怎么办? 更何况,那人一套一套的道理,显见是准备充分,万一辩不过,谁也丢不起这个人! 太子已经气得额头上一根根的青筋全都暴起,偏偏在这时候,身侧一个太监突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