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双至17 (第2/3页)
、保持卫生。对咱们正常人来说是共生的细菌,到他们那里就是要命的了。” 俩陪护似乎明白了,但更像是被李敏说懵了。俩人傻呆呆地看着李敏,然后又互相看看,那神情想让对方先说话的意图,太明显了。 李敏也不催促俩人,这就是一个变相的心理较量。给他们时间、让自己去做心理斗争,比起自己喋喋不休的劝说,前者的效果更好。 终于其中一个略年轻点儿的,绷不住劲儿开口了。“那李大夫,那取皮从哪儿取,会不会落疤?要不要住院打滴流,要取多大的啊?” “在大腿外侧取皮。大小约我的手掌四个这么大。只取非常薄的一层,不用一周也就好了。如果不发生感染、不是疤痕体质的话,到明年夏天就看不出任何取过皮的痕迹了。” “那我再想想了。”陪护盯着李敏的手掌,眼睛里的惊惶和忐忑,变了色的面孔,无不证实了他的害怕和退却。 另一个陪护等他们说完话了,才小心翼翼地说:“李大夫,我们在这儿护理他,得干活呢。你容空儿给我们,让我们问问家里其他人是不是有愿意的,好不好?” “好。你们问吧。最好是年轻体壮的小伙子,本身的皮层厚、身体好、恢复得也快。还有取皮前后都要在医院住院。如果没事儿的话,一周就可以出院了。你们要尽快商量好。行不行的,明天早上查房,我都要确定的消息。” 与家属费尽口舌地沟通,但家属的反应让李敏不看好后续的可能结果。于是她便与药剂科范主任、和化验室孙主任联系。约好时间,李敏带着实习生先去检验科。 * 李敏与孙主任很少打交道,但对孙主任这个人,她是非常佩服的。能凭一己之力,将检验科的水准,拉升到能让医大附院认可省医院化验单的程度,不仅仅是其专业技术水平,其教学、管理能力,在省院就找不到第二份。 “孙主任。” “来啦,小李,坐。恭喜你双喜临门啊。”孙主任白白胖胖的团团脸,与干诊的赵主任有些相像。 “谢谢。孙主任我想问问异体皮在使用前,你这面的检测,需要多久?” “准备给那俩烧伤的植皮?” “是啊。差不多了。我准备明天开始削痂。” “明天怕是来不及。异体皮咱们省院没有库存的,你要急用得去医大附院借。” 李敏停住,想了一下,然后才说:“孙主任,我外科没有在医大附院实习,对附院的外科老师基本就停留在上大课的时候。明天是第一次试探性削痂,倒是可以不用。周四、周五可以有吗?” “要看范主任他们那边能不能买到。哪怕是异种皮,我这面的处理,保证可以在24小时之内完成。” “那先谢谢你了。我这就去找范主任。”李敏站起来告辞。 孙主任把她送到检验科门口说:“这些事情你让陈院长打个电话吩咐下去,胜过你挨科跑的。” 李敏笑着道:“是陈院长给我借口来拜见你和范主任。” 李敏这样说,孙主任便笑笑回去了。 * 离开检验科,李敏去制剂室找范主任。由于之前电话有沟通过,李敏到了以后,范主任就把联系结果给李敏了。 “异种皮各家医院用的都不多,异体皮更是很难拿到。我跟几个有烧伤专科的医院联系了一下,他们可以临时借我们一点儿。你需要多少?” “能借到。那太好了,先谢谢你范主任。明天最多用0.2平方米,唔,就是有0.1也可以的。” “那咱们就先借0.1试试看。你预计总共会需要多少?” “俩人加起来,保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