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立场1 (第2/6页)
,我知道的。我这就过去十二楼,你等我一下。” 李敏放下电话跟小姜交代一声就往十二楼去,在护士办公室的门口,等到了谢逊。 “师兄。” 谢逊的手里拿着病历和牛皮纸袋。谢逊把牛皮纸袋递给李敏:“这是今天那患者的ct、mr片子,你先看看。” 李敏接过袋子,一边往大夫办公室走一边问:“梁主任呢?这手术都谁上了?” 里间办公室没有人。李敏把片子插上,按亮阅片器,也没等到谢逊的回答。她忍不住狐疑地回头看,却见谢逊满脸便秘的表情。 “怎么了” “这是卞主任的患者。手术是梁主任和他各带了一个去年分来的大学生上的。” “那没问题啊。”李敏不理解谢逊怎么是那么个神情。 梁主任和卞主任俩人都是副主任医师。尤其梁主任,最近一年来,他把注意力放在肝癌根治术上。李敏把注意力放回到片子上,快速浏览一遍后,她开始觉得牙疼。肝硬化的结节和肝癌结节混杂,这手术怎么做? “发现问题了吧?”谢逊问李敏。 “我觉得这些结节,”李敏用手指点着ct片子。“尤其是这些的小点点,即便做了增强,看片子上的信息,ct片子上,早期强化处于模糊状态;mri上,肝癌结节应该是t1wi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而在t2wi加权像上表现为稍高信号。这些没问题。但这几个,这些,增强后的表现却相反。那么是再生结节还是肝不典型增生结节?要是有患者去年、前年、甚至再早一点的片子就好了。” 不奢求mr的,单ct的都可以比对一下啊。 李敏看看结伴进来的陈文强和梁主任,她从来没见过脸色这么不好的梁主任,就下意识地闭了嘴,但想寻求答案的眼神落在梁主任的脸上。 普外的卞主任和许主任在他俩之后进来了。梁主任却闭着嘴巴不吭声,他将目光看向卞主任。 李敏想起刚才谢逊说的这患者是卞主任的。 可是自己在二月份,把省院最近几年的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病历进行综合分析后,回顾性地分析肝硬化合并小肝癌、再生结节(rn)及肝不典型增生结节(dn)的ct、mri表现,结果是磁共振mri平扫加动态增强能对大多数rn、dn和小肝癌结节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 注意:是大多数。 也就是说,mri检查癌结节虽在t1wi多为稍低或等信号。但偶有稍高信号。这个偶有,很不幸地有统计学意义。或者是自己总结的病例数不够多吧。 陈文强伴着脸说:“小李,把你刚才要说的话说完。” 李敏先把自己上个月写的综述(已经得到通知录用的文章)结果报出来,最后说:“我是觉得吧,从这几张片子,我倾向与这个患者属于‘偶有’里的特殊类型。我不知道这患者的甲胎蛋白等化验室检查的结果,但是仅从这几张片子,我是没法确定这些是肝硬化的结节还是肝癌的肝癌结节。不全部切掉,以后可能会从这里复发。如果切干净了,残余的肝脏组织不足一半,术后很可能是肝昏迷。” 这是问题的关键,患者预后不佳,手术为什么要做? 可李敏没敢说出来。 陈文强瞪李敏一眼,胆小鬼。但他想知道这点啊。他看了一下手表说:“还有不到五分钟,老梁、老卞,你俩先说说。” * 梁主任在陈文强的目光下躲闪了,卞主任直接就不看陈文强也不吭声。按点进来的大夫越来越多,向主任领着急诊科的大夫进来了,跟着是满脸红光、喝了不少的石主任等人。 陈文强皱皱眉,到底没说石主任。那些尾随在石主任后面的潘志、郑大夫等都靠墙边站好了,最后进来是骨科王主任,他喝得也不少。 但陈文强没说石主任就不会说王主任了。几十人挤在护士办公室里,鸦雀无声的压力,让任何人喘气都不敢大声了。 “今天把大家临时叫过来,是因为普外科上午撂台上的那个肝癌患者。管床大夫先报病史吧。” 跟着卞主任的是小曹,他之前是跟着张正杰的。张正杰见小曹开始报病史,愣了愣,然后扶了一下眼睛,认真地听起来。 总结一下,这就是一个乙肝二十年后肝硬化多年(具体不详)的患者。但最近大半年消瘦的厉害,到内科检查,甲胎蛋白持续>400ug/l,然后做了腹部ct、加强,最来转到普外科想手术治疗的患者。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