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立场13 (第5/6页)
留保存,在底稿上修改,你就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了。” “真的可以?” “是啊。这有什么奇怪的?你没学计算机么?” “学了,我们就学了一个basic语言。一周二次课,上了二个半月。在上课的第一天,老师拿了一张山口百惠的照片给我们看,告诉我们是电脑打印的。”李敏用手比划了有两个八开大纸面积的照片,然后又说:“比我们结婚照还要大。可等我们上完课、考完试了,老师说我们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要想学会那个,还得再学什么语言。” “那个很简单。等电脑到了,我可以示范给你输入命令语句、教你做。” 李敏晃着脑袋说:“不学。我们去年的继续再教育就是学dos,我认为真没必要。” “21世纪人人都会用电脑的,你不会用就会被淘汰。” “打住。我们计算机课老师也那么说。最后上机的时候,哎呦,input, enter, backspace……我想等老师描绘的时代到来,就是机器人能替代大夫给患者看病、做手术的时候,肯定不用一行行地输入命令,估计是说话就可以了。” 穆杰笑笑,等电脑来了再说。不信自己做出来东西了,敏敏会不感兴趣的。 小夫妻俩说会儿话,李敏带着小芳过去对门看严虹和潘安。等她再回来的时候,见穆杰拿着仅剩的那本复印件,再给李敏重画那些解剖图。 “不用画了,怪累眼睛的。” “行,我明天白天再画。也不费什么事儿的。你看英语还是我给你念?” “你念吧,我喜欢听你的声音。” 小芳留在严虹家了,小夫妻俩单是学习,也能找到特别的乐趣。 * 楼上喝酒的几个人解决了正事,就有心情说起特殊病例来。比如,梁主任正在讲的这个“小肠脂肪瘤病。” “患者是一个偏胖的老太太,我记得是70岁,腹部膨隆像接近临盆。就诊的原因就是腹胀,但是没有什么触痛,肠鸣音也正常。老陈,你应该有影响,就是咱们省院刚进ct的那年。” “你说那整个肠道全是脂肪瘤的?老胡招呼我们俩去看的那例?” “是啊。小谢知道不?” 谢逊摇摇头。 梁主任接着说道:“老胡那儿应该有存档的ct片,你自己想着找他借来看看。” 谢逊赶紧略欠欠身,应道:“是。” 这是梁主任额外提点自己呢。 但梁主任跟着问谢逊:“你对这个病肠脂肪瘤有了解吗?” 谢逊思索着说:“看过介绍,但临床上从来没遇见过。记得是在小肠和/或大肠的多发性脂肪瘤,可能无症状、也可能轻微,但也可能引发肠梗阻和肠套叠。治疗上后者就只能是手术切除了。除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梁主任点点头,“基本就是这样。那个患者虽然整个肠道遍布了大大小小的脂肪瘤,但奇怪的是她既没有肠梗阻也没有肠套叠。” 石主任就问:“没有随访?” 梁主任摇摇头。“正常的诊疗工作都忙不过来呢,再说医不叩门,患者不来复诊可能就是没事儿呗。” 陈文强就着梁主任的话题往下说:“我还特意去查看这类肠道脂肪瘤的文献。基本都是个案报道。好发中老年人,没有性别差异。大多是因为肠梗阻和肠套叠原因手术。以前是钡餐,在x光下通过肠管的蠕动,能观察到形态和位置。” “圆形或者类圆形以及缺损吗?” “是。但是不能定性。还得跟肠道内的息rou、血管瘤、平滑肌瘤、平滑肌rou瘤做鉴别。”梁主任插话。“上回老胡做腹腔和盆腔ct,把平扫和增强前后的ct值做对比,一下子就看出来是脂肪瘤了。连鉴别诊断都不用了。” 至于怎么个不用,杨大夫决定私下好好问问。 陈文强被勾起了谈兴,也说起临床遇到的特殊病例。 “有一回,急诊那边车祸的一个孩子,小学二、三年级,具体就是自行车撞倒了,脑袋磕了一下,家长不干,非揪着人家给做脑ct检查。然后ct 就来找我了。因为脑ct提示左侧颞叶、额叶、顶叶、枕叶,这个颅腔里有将近1/4的面积,是一个低密度病灶。但是硬膜下未见明显出血。中线结构基本在正常范围。没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在低密度灶的周围也没有明显的包膜。” 谢逊的表现是很惊讶的。杨大夫也半张着嘴听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