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掌事女官(清穿) 第144节 (第2/2页)
法在外头过夜,明日还有早朝,半夜还得爬起来赶回圆明园。 只剩一会儿温存的功夫,胤禛也不多说什么,搂着她认输。 “行,那你就看朕表现,北地不算太平,朕此去还不知道多久,你不去也好。” 嗯?耿舒宁支棱起来了,立刻就想问他。 但外头苏培盛过来催—— “万岁爷,时候不早了,再不走,就赶不上早朝了。” 无奈,耿舒宁只能先伺候胤禛起身,没能把疑惑问出口。 * 等胤禛离开后,耿舒宁吃了盘子点心,躺下后,扇着扇子在心里盘算。 种植的事儿,太上皇这边盯着,还有干娘在,玉米不成大问题。 土豆和番薯,四大爷也派人出去找了,找回来也是在皇庄子上先种,她不用插手。 洋水泥试验的话,她可以写出实验方向,交给暗卫去做,留下些人就好。 出了结果再派人过去告诉她,跟在狗东西身边,还方便他安排下去呢。 北巡越是危险,耿舒宁反倒越想去,万一要跟准噶尔打仗,她怕胤禛有危险。 她要是跟着,但凡记起点什么有用的东西来,说不定就能帮得上忙。 心里打定了主意,耿舒宁没急着告诉胤禛,只偷偷叫晴芳和晴淑给她收拾出行的东西,打算出发前再给他个惊喜。 岂料,万事俱备,她惊喜还没送出去,畅春园和圆明园里的‘惊喜’倒先送到她跟前来了。 第75章 皇后乌拉那拉氏自十三岁嫁入阿哥所开始,就素有贤名。 潜邸时候,宫里宫外,无论谁提起她,都说四福晋温婉贤淑,大气端庄,与曾经的太子妃,如今在静宜园闭门不出的端和皇后齐名。 也只有潜邸时候后院里的女人,知道自家这位福晋多心狠手辣。 哪怕李氏在后院独占鳌头的时候,嫡长子还是乌拉那拉氏所出。 若非她生产时伤了身子,说不定后院子嗣都会从正院里出来。 潜邸怀过身子的女人并不少,李氏也一次一次怀身子,最后也只剩下个怀恪,两个儿子一个一岁夭折,一个进了宫也没活下去。 即便如此,外头从来都没有说乌拉那拉氏不好的,提起来都说她是个贤惠人。 如此十几年下来,后宫里的老人都知道皇后的手段,即便她病歪歪的,连李氏都不敢招这位主子娘娘太过。 乌拉那拉氏自入宫起,就没高调过,却养出了两个最康健的子嗣,只可惜了,索常在生的不是个阿哥。 太后对皇后的手段还是满意的。 她替皇后掌了一段时间的宫权,乌拉那拉氏始终伏低做小,温柔孝顺伺候着,从未表达出过任何不满。 太后懒得费心,便很快将宫权还给皇后,由着皇后以最不显山不露水的手段,将后宫管得井井有条,分毫差错都无。 谁不夸皇后娘娘厉害呢。 实际乌拉那拉氏自己清楚,要做到这一切,除了心思缜密,她是如何彻夜难眠,寝食难安,心力都耗在算计上,身子骨早早就不成了。 索性弘晖不在了,她也没什么活下去的指望,只是越觉身子骨虚弱,乌拉那拉氏就越恨。 恨皇上除了几分体面什么都不给她,恨皇上从来看不见她的付出,更恨皇上追封了那么多人,偏偏不记得自己的嫡长子。 六月十七这日,从太后那里得知皇上心思都放在了耿舒宁身上以后,乌拉那拉氏所有无法倾泻的恨意,终有了去处。 即便耿舒宁说自己已嫁人,皇上也没有明面上表现出对耿舒宁的偏爱,乌拉那拉氏凭着自己缜密的观察力,仍发现了二人之间的猫腻。 * 身为皇后,她要在宫里和圆明园安排人,比其他人容易得多。 更不用提畅春园里还有人私下给她行方便。 六月底,乌拉那拉氏就从圆明园冷宫查出,茹古涵今第一次被暗中搜查,是因为耿舒宁的失踪。 佟思雅恨极了耿舒宁,自知熬不过雍正四年的冬天,在翠微找上门后,添油加醋直把耿舒宁形容成了苏妲己转世。 七月初一,乌拉那拉氏借着这独特的日子,特地去御前,找皇上商议怀恪和娘家的亲事。 初一十五胤禛本就要给皇后体面,虽没如了太后的意,雨露均沾,皇后过来求见,这份体面胤禛还是要给的。 乌拉那拉氏进殿后,她的贴身婢女翠微悄悄收买了御茶房的小宫女,得到苏培盛吩咐多准备一辆上好马车的消息。 等回了茹古涵今,翠微有些疑惑。 “那小宫女说,四库居送了好些上好的皮子去御前,要装点马车,还要做女士的大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