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2/3页)
作人员身份,他们的警察身份只在省内承认,出了省人家不承认。” 对这些余秀才最了解,补充道:“合同制警察是江对岸的熟州市先搞的,八四年他们在全国率先招录合同制民警,一下子招录了两百多个。 分配在二十几个乡镇派出所,弥补了基层警力的不足,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广。” 只要有警号、有执法权就行。 南通港监局管辖的水域都在江苏省内,又不要跨省执法。 朱春苗觉得招录三个合同制民警也不错,笑问道:“徐所,既然是合同制民警,那这个合同是跟你们所里签,还是跟你们局里签?” “以前各派出所就可以招聘,现在其实一样可以,只要符合招录条件,并且能解决人家的工资,去局里报备一下就行。但这三个合同制民警既不是我们所里招录,也不是我们县局招录,而是余局招录。” “我招录?” 余秀才以为听错,一脸惊愕。 徐三野微笑着点点头:“确切地说是水上公安分局招录,余局,我觉得只要能解决经费,这个工作不难做,市局领导应该能同意。” “徐所,别开玩笑了,我们在市局就一间办公室。” “我不是在开玩笑。” 徐三野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笑道:“有港监局大力支持,想在江边找个办公场地还不容易。至于执法船艇,你们马上就有一条玻璃钢快艇,完全可以先成立一个直属大队。” 李卫国愣了愣,很快就反应过来:“余局,加上我们启东大队,到时候你就有两个水上治安警察大队!”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儿饼…… 余秀才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可经费是港监局赞助给你们所里的。” “经费是赞助给维护水上治安管理部门的。”徐三野回头看向朱春苗,笑问道:“朱主任,你说是不是?” 在南通那边成立一个水上治安警察大队,民警工资是港监局出的,办公地点完全可以设在局里的囤船上,那跟港监局的水上治安警察大队有什么两样。 更重要的是,余秀才这个局长非常好打交道。 朱春苗没想到有这么大收获,欣喜地说:“徐所说得对,只要能加强水上治安管理,这经费赞助给谁都一样。” 余秀才不知道徐三野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蹬鼻子上脸,小心翼翼地说:“徐所,你们这边一样缺人。” “我们这边虽然缺人,但不能再增加人。” “为什么。” “岸上的治安管理压力一样大,兄弟所队比我们更缺人,我们要是再招录,人家会怎么看,局里的工作又怎么做?” 徐三野深吸口气,继续道:“再就是我们要么不招录,只要招录了就要留住人。我这儿给合同制民警发正式干警的工资,兄弟派出所的合同制民警肯定有想法,这个队伍让局里怎么带? 你招录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招录的人到时候就是市局的合同制民警,并且要在冬天冻得要死、夏天热得要命的江上工作,市局的合同制民警本就不多,他们应该不会眼红。” 我自己找钱招兵买马,充实水上治安支队乃至水上公安分局的力量,局领导肯定会支持…… 真要是搞起来,那就是直属大队。 余秀才越想越激动,但还是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地说:“我回去做做工作,局领导应该会同意,可我不太会带兵,也没那么多精力管理。” “人员我可以帮你去招,保证招的都是精兵强将。招录过来之后我负责帮你训练,等形成战斗力再让他们去南通。陈子坤那个小伙子不错,你完全可以把他当作大队长培养。” 徐三野回头看看金大、李卫国等人,很认真很诚恳地说:“同志们,想搞好江上的治安,光靠我启东一家不行。想协助港监维护水上交通安全,光靠我启东一家同样不够。” 余秀才意识到他是下定决心要打击江上的水匪船霸,再想到身为水上治安支队长更应该有大局观,不再犹豫,毅然道: “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