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1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节 (第2/2页)

县市少数基层干部带头捕捞走私鳗鱼苗,给查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收音机里播放的内容跟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一样,署名记者果然也是王祥广。

    唯一不同的是农业部有关负责人的电话采访,播放的是原声,不是播音员念的稿。

    冯局没想到王记者居然能上达天听,赶紧穿好衣服走进客厅,从爱人手中接过挤好牙膏的牙刷,打开水龙头苦笑道:“市领导一定觉得很冤,沿江那边多县市,为什么不提别人,偏偏要提南通。”

    南通水域一样是苏州的熟州、章家港和大仓水域。

    只提江北,不提江南,确实有点过分。

    况且滥捕鳗鱼苗的不只是这一段,上游涉及到两个地级市,下游涉及到上海。

    港监局办公室刘主任岂能听不出局长的言外之意,挠着头说:“因为那么多地市就南通市区在江边,也因为我们在这儿,更因为南通有个王祥广。”

    “你先回去吧,市领导估计很快就会给我们打电话,我洗把脸也回单位。”

    “好的,那我先走了。”

    “等等。”

    “冯局,还有什么事。”

    “金卫国那边有没有消息?”

    “有,行动很成功,八条渔船和四十几个抢劫打人的家伙都控制住了,金卫国上船检查发现,他们破坏了十三组航标,把锌空电瓶和航灯拆下来用于夜间捕捞照明。”

    这个联合执法行动进行的太及时,无论港监局还是市里都需要这个战果。

    冯局权衡了一番,回头道:“联系金卫国,通报王祥广的新闻上人民日报的消息。”

    “不用再通报,他们已经知道了。”

    “他们怎么知道的。”

    “广播电台想联系王祥广联系不上,知道王祥广在跟踪采访我们的联合执法,一路找到我们交管中心,借用我们的电台第一时间通知王祥广。”

    “徐三野和金卫国他们返航了吗?”

    “返航了,正在往回赶。”

    “请他们进入南通港水域之后,好好清理下南通港水域的捕鳗船只。”

    “是。”

    ……

    与此同时,刚收听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的众人一片欢呼。

    徐三野身先士卒第一个爬上渔船,余秀才为了控制住试图反抗的一个不法之徒挨了一竹篙,下巴都被打肿了。

    韩渝年纪不大,干得事却不小。果断驾驶控制住的渔船配合警戒守护组截住试图逃窜的渔船。

    张均彦脸上、耳朵和手都被冻伤了,看上去很瘆人,依然参加行动,并且担任第五突击队的队长……

    如果换作平时,他们个个都是英雄。

    然而,此时此刻,凯旋的执法船艇编队中只有一个英雄,那就是南通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的记者王祥广。

    “干得漂亮,遇上这样的事就应该报道,就应该曝光!王记者,我徐三野佩服的人不多,你绝对是其中之一,而且非常靠前。”

    “徐所,我只是做了一个新闻记者应该做的事,我也没想到人家真会刊登发表。”

    “要说记者,那记者多呢,为什么只有你写的新闻能上报?这就是本事,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回去之后我请你喝酒。”

    徐三野是真高兴。

    因为上了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不但南通市里会重视,长江下游的几个县市都会重视,省里也会重视,甚至连国家都会重视。

    甚至能想象到,上级接下来肯定会有大动作。

    沿江派出所也好,南通长江港航监督局也罢,包括南通渔政站在内,都不要再孤军奋战。

    韩渝也很高兴,用崇拜的目光看着王记者,心想回去之后终于可以睡个好觉。

    王记者不是第一次跟徐三野打交道,很清楚能得到徐三野的肯定,能被徐三野当作朋友有多么不容易,正被夸得很不好意思,韩向柠探头喊道:“王记者,你们主编找你。”

    “哦,来了!”

    徐三野看着王记者的背影,一屁股坐在甲板上,又感叹道:“咸鱼,看见没有,这就是学习的好处,人家学习好,文章写得好,就能做成我们这么多人都做不成的事。”

    韩渝转身看了看正在揉下巴的余秀才,低声道:“鱼局文章写得也好。”

    余秀才放下胳膊,苦笑道:“我写得是领导的发言稿,是总结报告,是上报材料。都是写给领导看的,跟王记者没法儿比。”

    徐三野用胳膊肘捅捅他:“你回头有时间也可以写写,不就是投稿么,多投几个报社,肯定能发表。”

    “徐所,有些东西人家能写,我不能写。”

    “这倒是,咱们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十个领导十个离不开笔杆子,十个领导呢又至少有九个不喜欢文章写得好能到处发表的,你还是别写了,你要一心一意做水上分局的局长。”

    “徐所,我行吗?”

    “我说你行你就行,事实上你本来就行,今天指挥得不是挺好的么。”

    “有你们支持,我就试试。”

    “这就对了么,我和咸鱼都会全力支持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