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节 (第2/2页)
的这一天,心情比张兰昨天见到市长都激动。 他汇报得很谦虚,从余秀才单枪匹马跑白龙港去讨好基层民警说起,一直说到夜里的行动,不止一次声称是被余秀才的精神所感动。 韩渝听得清清楚楚,赫然发现经过王主任一总结,鱼局为干好工作真是煞费苦心,鱼局的事迹真的很感人。 “李书记,这就是小咸鱼。” “领导好!” “好,小伙子好样的。” 李书记拍拍韩渝的胳膊,正准备勉励几句,一辆卡车开到大门口。 韩渝急忙去开门,赫然发现车厢里站着十个打着背包的合同制民警。 一个看着很眼熟的大哥,从驾驶室里跳了出来,跑向王主任立正敬礼:“报告王主任,赵红星奉命率十名合同制民警前来报到。杨局和丁政委交代,一切行动听鱼局指挥。行动结束之后鱼局这儿需要人,我们就留下。鱼局这儿不需要人,请您组织带回。” “同志们。” 哗啦一声,十个干警一起立正。 市委李书记和市局钟局长都在后面,现在正是展现启东公安形象的好时候,王主任定定心神:“同志们,请稍息,从现在兵分两路,一路带行李上楼安顿,一路接替小咸鱼看押嫌疑人。” 启东公安局有高人,为了帮余秀才成立水上分局,连正式民警和合同制民警都送来十一个! 钟局看着正跟援军交接班的小咸鱼,低声道:“现在就缺编制。” 李书记回头问:“缺什么编制?” “单位编制和人员编制。” “回去就解决。” 南通有七个区县,现在南通有难,就启东挺身而出,好像不关另外六个葫芦娃的事。 李书记想到南通县、皋如县和长州县问题最严重,甚至有少数党员干部都参与了,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批评…… 市领导和市局领导走了,只剩下几个海关和工商局的人在分局联合办案,并且跟鱼局和吴大他们一样在呼呼大睡。 韩渝发现又无所事事了,走进一楼值班室,敲敲门:“王主任,如果没什么事,那我和张姐先回去了。”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来了十一个援兵,其中十个合同制民警都是自己一手精挑细选的,王主任现在是手中有人,心里不慌,一口答应道:“行,你们回去的路上开慢点。” 张兰听说可以走人,欢呼雀跃。 启东虽然靠海,但只有一两个乡镇在海边,别的乡镇想吃到海鱼也不容易。 二人收拾好东西,骑上小摩托,见冷库门口有人,狠心凑钱批发了一箱带鱼,高高兴兴地往回返。 第152章 我的未来不是梦 鱼局回南通去做真局长。 陈子坤、马金涛、吕向平和刘鑫沛也走了,趸船上终于恢复了平静,韩渝觉得这才是沿江派出所该有的样子。 唯一让他不敢相信甚至很难接受的是,所长那么强壮的一个人,居然裹着厚厚的军大衣,坐在椅子上站不起身,连右胳膊都抬不起来。 “徐所,疼的厉害?” “还好。” “有没有吃药。” “风湿病、关节炎,老毛病,吃药不管用,帮我点根烟。” 铁打的汉子竟连烟都点不上,韩渝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李卫国放下从白龙港客运中心站借来的报纸,抬头道:“什么风湿病关节炎,明明是年轻时不注意身体,十几岁就出来挑方、出河工,肯定是那会儿留下的病根儿。” “可能吧。” 徐三野吸了两口烟,无奈地说:“明天去人民医院打封闭,胳膊打一针,腿上打一针,打完就不疼了。” 章明远提醒道:“打封闭针,治标不治本。” “能把标治住就可以了。”徐三野强撑着微微一笑,问道:“老李,有什么新闻?” “王记者写的新闻,有好多。” “他还敢蹦跶!” “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都刊播了他的新闻,他有什么不敢的。这两天市里在开人代会,曹市长那么忙还接受他采访,这个新闻的标题也有点意思。” “什么标题?” “强化舆论监督,打击非法活动。” 聊到时事,章明远也来了兴致,捧起一份报纸笑道:“这有一个采访省渔业指挥部总指挥的报道,人家说南通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报道了市政府组织力量打击非法捕捞、走私鳗鱼苗的消息后,又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等新闻单位转载转播,对我们江苏省的查禁工作是一个很大支持。” 确实是一种支持! 如果没有王记者的报道,光凭南通渔政站那几个人肯定查禁不了。 韩渝正暗暗感慨,徐三野追问道:“然后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