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1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节 (第3/3页)

,韩渝才知道船上的民警跟岸上的民警一样,分为有正式编制和没正式编制的两种。

    眼前这位是有正式编制的,是海运公安局派驻长绣号的公安特派员,简称公安员。

    在船上的地位仅次于船长和政委,乘警队七个人都归他管。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自己这个来跟班学习的地方公安的“监护人”。

    韩渝急忙道:“大后天才考试,我打算先回白龙港,先回所里看看,再去南通。”

    小伙子工作很认真,学习也很用功。

    一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船舱里自学,听说刚调过来的乘务长曾在“新上海”上干过,服务过外宾,英语特别好,总是找机会跟人家学习。

    肖正发解下武装带,连同枪一起放到一边,坐下笑问道:“这次考几门。”

    “三门。”

    “有没有信心考过?”

    韩渝挠挠头,一脸不好意思地说:“肖叔,这是我第一次考,不知道卷子难不难,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考过。”

    肖正飞笑道:“自学考试,只要及格就行,拿不拿高分无所谓。”

    韩渝心里是真没底,无奈地说:“就怕不及格。”

    “不及格也没关系,这次考不过下次再考。”

    “谢谢肖叔鼓励。”

    “如果见着张局和你们水上分局的余局,记得帮我给他们带个好。”

    “好的,一定带到。”

    在别人看来是来干活的。

    但在韩渝心目中,来海运公安局跟来上大学差不多。

    鱼局和张局先是把自己送到海运公安局,请局领导吃饭,拜托了又拜托,后来又一直把自己送到了船上,再拜托船长、政委、老政委和眼前这位……

    上海海运局是比港务局级别更高的单位,想来人家这儿学习,不是不要工资就可以来的。

    这涉及到船员职务晋升,要纳入人家的实习生培训计划。

    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好好学。

    回到甲板上,风小了很多,之前吐得昏天暗地的旅客三三两两地出来了。

    不是他们喜欢在甲板或过道里休息,主要是散席位于机舱旁边和上方,噪音太大,夏天太热,待不住啊!

    老政委提醒旅客风并没有停,一定要注意安全。

    几个经常乘坐客轮去上海的旅客,一看见他就围了上去。

    “杨师傅,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还能干几年。”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了。”

    “什么二十多年?”老政委笑看着一个抱着小朋友的旅客问。

    青年旅客紧抱着孩子解释道:“我第一次见到您是在二十二年前,那会儿坐的是‘工农兵5号’,您看见我母亲带那么多行李,还要抱着我,二话不说就拿扁担帮我们挑行李。”

    “是吗?那会儿你多大?”

    “这是我女儿,那会儿我跟我女儿现在差不多大。”

    “你说说,这时间过得多快,你那会儿还是个孩子,现在都有自己的孩子了。”

    眼前这位是赫赫有名的“扁担劳模”,见旅客带那么多行李不好下船,他用扁担帮着挑,过去几十年挑坏了几十根扁担!

    当时好多旅客不知道,他已经从服务员晋升为政委,但他依然学雷锋做好事,肩膀都挑肿了。

    再后来他主动辞掉政委的职务,甘愿做一个普通服务员。

    海运公安局的领导之所以强烈建议韩渝上这条船,跟眼前这位老政委有很大关系。

    因为学习是全方位的,不但要学船舶驾驶技术,也要学劳模的无私奉献精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