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13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3节 (第3/3页)

老师,一边搞研究。”

    陈院长羡慕地说:“大学的老师就是教授!”

    老韩咧嘴笑道:“是啊,我们家还没出过教授呢,如果能出个教授就好了。”

    韩工也很羡慕亲家,感慨地说:“我也打听过,浔浔念本科时的同学,有好多去了互联网公司,有的去了大银行,一去就拿高工资。浔浔跟他以前的那些同学不一样,家里有这个经济条件,没必要急着去赚钱,一心一意搞科研做科学家挺好。”

    “浔浔能成为科学家?”高校长笑问道。

    “能啊。”韩工一边理牌一边解释道:“浔浔的导师是国内最顶级的网络安全专家,是工程院院士!浔浔的起点这么高,平台那么好,只要踏踏实实搞研究,只要有科研成果,将来一样可能做上院士!

    以前打牌,要么聊咸鱼,要么聊小鱼。现在聚在一起,聊的全是浔浔、菡菡和小鳄鱼。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是一代人。

    陈院长感觉自己真老了,感叹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高校长岂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不禁笑道:“什么一代新人换旧人,明明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ao数百年。”

    “各领风sao数百年太夸张,一个人能活多少年?”

    老韩年纪大了,不想聊这些,立马换了个话题:“高校长,你女婿在启东开发的商品房卖得怎么样?”

    “卖得还行,昨天给我打电话,说又买了一块地,准备搞二期工程。”

    “二期打算盖几栋楼?”

    “六栋,二期跟一期不一样,二期全是高层。”

    “打算盖多高?

    “要盖二十几层,要投资好几个亿。”

    “你女婿现在是大老板!”

    四位老爷子里高校长绝对是最有钱的,很谦虚地笑道:“他算什么大老板啊,只有拿地皮的钱是他自个儿的,盖房子的钱都是跟银行借的。上亿的借,搞得我都担心的睡不着觉。”

    第1343章 番外(一)

    以前,启东有很多港资企业,地方政府甚至把引进港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

    后来随着中国加入wto,来中国投资的日韩企业和欧美企业越来越多,港资企业在资金和技术上没什么优势,变得越来越少。

    长州的香港工业园没之前那么红火,香港大老板见经营效益大不如以前,反而土地随着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大幅升值,长州市又由于建设用地紧张正在回购之前低价出让的土地,干脆把整个园区打包卖给了长州的大桥产业园管委会。

    老葛“失业”了,但香港大老板给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补偿。他给两个儿子一笔钱,安排好启东老家的事,带着魏大姐和小思琪正式移居上海。

    张二小的生意越做越大,回启东老家搞房地产,上海这边的房产中介业务不能没有信得过的人管理,见老葛来了别提多高兴,带着礼物“三顾茅庐”,高薪聘请老葛出任上海这边的总经理。

    刚“失业”不到两个月的老葛为了小思琪,几经权衡再次上岗,摇身一变为房产中介。韩工在南通无所事事,很想发挥“余热”,在老葛蛊惑下也给张二小打工。只是要照顾大病初愈的老伴儿和年事已高的老母亲无法来上海,于是在张二小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启东项目部帮忙。

    魏大姐今年六十岁,生日要在上海过。她没想过大cao大办,但在启东老家六十大寿必须cao办,在徐浩然和韩渝、小鱼等人晚辈的强烈建议下,决定好好办一下。

    徐浩然为了给母亲祝寿,带着爱人和儿子驱车赶到上海。结果赶到张江一看,老葛忙着给张二小打工要到晚上才能回来,meimei还没放学,家里只有老妈一个人。

    他有点寂寞,下楼帮老妈做了一个生日蛋糕,便让爱人和儿子在家陪老人家,他自己则步行来到海事公安局。

    “徐科,不好意思,韩局去海事局开会了,要等会儿才能回来。”

    “没事,我母亲就住附近,我是顺便来看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