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4  (第2/2页)
生也不好当,他现在又头晕了,被熏得。    方英丈夫端着尿盆出去倒掉的时候,余秋轻声道歉:“不好意思,我前头太急,不该冲你发火。”    男人有些窘迫,满脸讪笑:“没事,你也没怎么发火。我的确慌了神,什么都不晓得做。”    胡奶奶在厨房里头招呼人:“过来,把面条端过去。”    生孩子好像是一道坎,过了这道坎之后,方英的情况越来越好。她不仅喝完了糖盐水,还吃了碗胡奶奶给她做的汤面条,连上面卧着的荷包蛋也吃得一干二净。    余秋舒了口气,嘱咐方英丈夫跟郝建国注意产妇出血量,自己到隔壁胡奶奶家里头赶紧洗澡换衣服。    刚才忙着接生救人还不觉得,现在她身上发冷,她怕自己直接感冒倒下。    不能倒啊,唯一的床还被产妇睡着呢。她总不能倒在地上。    “二哥,你赶紧带宝珍也回去吧。泡个热水澡,多泡会儿脚,熬碗红糖姜水喝下再睡觉。要是没有生姜的话,大蒜水也行。”    赵二哥赶紧答应,把就着胡奶奶家灶膛烤干的衣服给meimei穿好,这才带着人趁雨势缓下来的空当出门去。    余秋目送人走远了才转过身打热水。    胡奶奶看她衣服湿透了贴在身上的样子,又心疼又生气:“看看你自己,先把红糖水给我喝了才是正经。”    余秋没跟老人争辩,赶紧乖乖喝掉了红糖姜水。一碗又暖又辣的糖水下肚,她狠狠打了个寒噤,身上的毛孔终于竖了起来。    胡奶奶兀自念叨:“你看看你,光晓得将别人,也不晓得照顾自己。”    余秋只是笑,等到老人抱怨完了,她才开口说正事:“奶奶,你以后能不能跟我一块儿接生?”    胡奶奶连连摆手:“我不行的,我都过时了。”    “奶奶,是这样子的,我打算在咱们杨树湾建个分娩室。”    这想法在她接生完三个产妇之后愈发强烈了。现在农民的生活条件根本不适合家庭分娩,实在太容易造成母婴感染了。    指望他们专门收拾出间干净屋子生孩子不现实。农村宅基地虽然是现成的,可是农民没钱盖房子啊。狭小低矮的房屋当中容纳了一家老小祖孙三代,上哪儿给大肚子留清爽地方生孩子去。    “有了分娩室,我们就能定期打扫消毒,保证相对干净整洁的环境。也让大肚子有个安静地方休息。”    胡奶奶搓着手:“这是好事啊,你跟宝珍两个,刚好换手。”    “可是我们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去接生的时候,分娩室没人坐镇。”余秋抓着胡奶奶的手,“奶奶,我们需要您当这个定海神针。”    胡奶奶有丰富的接生经验,只要经过新法接生培训,改掉些既往的错误习惯,很快就能走马上阵。    余秋看着胡奶奶的眼睛:“奶奶,您能帮帮我们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一毛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共青团员先上    胡奶奶同意帮忙在边上看看, 但不肯收余秋分出来的一百斤稻子的补贴。    “丫头哎, 这是我们杨树湾人自己的事情。主席派你们来帮忙已经是让你们吃大苦了, 我哪能再要你的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