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晚唐浮生 第804节 (第3/3页)
区域,且泗水以东还有李唐宾的部队,你是不是也要放弃?那样与放弃徐州何异? 其实,从理智上来说,在淮北与夏人决战并不合适。但若想问鼎中原,这一关总是要过的。好不容易得了个北方州郡,就这么轻易放弃了?然后做个偏安东南的政权? 淮军的老底子,其实不是南人,而是北人。 心腹大将之中,李神福是河北洺州人;袁桢,河南陈州人;李涛,河北赵州人;刘存,河南唐州人;徐温,河南海州人;柴再用、李简、李厚等都是河南蔡州人…… 他们最初多为随高骈南下的诸镇兵马,后来又收编孙儒降兵,现在又招募大名鼎鼎的徐州兵,故在江淮之间纵横驰骋,钱镠、钟传之流被打得苦苦支撑。 中原强兵,杨行密实在喜爱。 徐州,他也实在舍不得放弃。 “大王,不如弃徐州而去,守得淮泗即可。”高勖忍不住建议道:“邵树德不可能长期顿兵于淮北,只要他走了,我军亦可抽兵南下,或攻钱镠,或灭钟传,或攻打蕲、寿等地,游刃有余。淮南水网密布,贼军骑兵不得驱驰,威力大减。濠、庐等州民气悍勇,也不输中原劲兵,打久了,总能练出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总比此时就与邵贼拼光了强。” “不行!”杨行密下意识拒绝。 旋又感到语气太生硬了,解释了一下:“我担心,徐州一旦丢了,可能这辈子都难以拿回来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固然是正理。可若攻灭钱镠、钟传之后,得两浙、江西财货,将士们还有心思继续北伐吗?人都是贪图安逸的,我今年已经四十九了……” 高勖摇头叹息,也感到一丝悲凉。 吴王年且五十,还有几年可以拼搏?若此番退了,或许有生之年真的难以再踏上中原的土地了。 指望后人?唉。高勖不看好。 出生入死的老子都拿不下中原,从小养尊处优的儿子就行,谁信?自己骗自己罢了。 到最后,可能也就是一个偏安江南的小政权。丧失斗志之后,或许连钱镠都拿不下。因为将士们早就满足了,不想再打了。 “我意已决,准备舰船、车马、资粮,沿淮西进,去泗州。”杨行密最终拍板,道。 众人都没意见。 “徐温、张颢。”杨行密又道。 “末将在。” “你二人率部留守清口大营,与李楚州看守好大军后路。” “遵命。” “另给下邳周本传令。”杨行密吩咐道:“不得大意,注意李唐宾部动向,一有消息,立刻报来。” “给朱瑾、朱瑄传令,徐、沛之间,皆赖君之劲骑。此战若得胜,吾不吝厚赏。” “令拓跋仁福即刻渡河,北上海州,牵制李唐宾部。” 文吏写完命令之后,立刻交由信使发了出去。 “我自将黑云、拔山、衙内、云骑诸军西行,邵贼若来,便与他拼了。”杨行密豁出去了,态度十分坚决。 地方兵将守城,水师策应,主力精兵西进,主帅既下定了决心,众人也没什么好多说的了,纷纷领命,士气也有些提振。 高勖亦拱手领命,同时也琢磨着,该不该给李神福、张训、朱延寿等人提个醒,让他们做好接应的准备。一旦前线大败,总不至于让夏贼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突到广陵,导致全局糜烂。 另外,得想办法派人化装北上,催一催李克用了。 第029章 压制与反压制 淮水之上,桅杆如林,军旗飞舞。 四月十七日,船队离开清口与淮阴,陆续西进。 二十日,先锋已抵达盱眙。 淮水北岸,游骑不断出没,死死盯着这只规模庞大的船队,并不断把消息发送回去。 盱眙、淮阴二地,是淮水下游的防御重点,自古南北兵家必争之地。 清口就在淮阴左近,逆流而上,顺风而行,如果夜间也行船,两三天工夫就到了。夜间不行船的话,三四天足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