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8/26页)
王狗子一听有些着慌,急急问道:“头儿没有回家?” “没有。”小伙计向里间歪一歪嘴。 王狗子顾不得再跟他说话,匆匆忙忙奔了进去,只见卫虎正在假寐,听见脚步声把眼睛睁了开来。 “正犯带到!”王狗子急忙提高了声音,显得精神抖擞地报告。 卫虎翻起一双三角眼,看了看他说:“你过来!” 等王狗子走到面前,他伸起手来就打了王狗子一个嘴巴。 “你晓不晓得我为什么打你?” “不晓得。”王狗子捂着脸,委委屈屈地说。 “打你个嘴馋贪杯!”卫虎说,“你早早进城来,哪里不好吃酒?难道只有白洋河才有洋河高粱?” 原来如此!王狗子气得哭了!定定神,把捂着脸的那只手,往前一伸,揸开了大拇指和食指,轻轻说了句:“八百两!” 卫虎点点头,问道:“人呢?” “在外面。”王狗子又说,“头儿,朱家有个老管家跟了来的,为人很识窍。他托我跟头儿来商量,今晚不收监,再是个八百两,不过今晚上没有现银子,明天上午一定如数送到。” “今晚不收监,难道明天也不收监?”卫虎问道,“那时候又怎么说呢?” “他们还在做梦呢!”王狗子向卫虎耳语,“朱家的人说,已经派人进城来打听他家女儿的下落了——” “怎么?”卫虎变色,抢着问道,“莫非已知道了陈家的凶手是谁?他们怎么会知道?” 声音虽低,辞色甚厉,王狗子听出他话中的意思,只当自己酒后泄露了秘密。这个冤枉吃不起,因而又气又急,顿时满头大汗。 越是如此,越使卫虎疑心,喝道:“说呀!怎么回事?” 这是件洗刷不清的事,但王狗子一急急得脑筋灵敏了,于是神色也大不同了,故意抹一抹汗笑道:“还好!人家在我们没有到以前,就派人进城来打听他家那个新娘子的下落了。” 照此一说,与王狗子无关,卫虎才比较放心,“这大概是他们胡猜猜中的。”他说,“派了谁来打听?” 派的是朱家的“侄少爷”,王狗子已经听朱家的佣仆谈过,心恨卫虎多疑,翻脸就是不认人的模样,故意摇摇头说:“那可不知道了!” 不知道也不管他了,“以后怎么样呢?”他问,“他家打的什么主意?” “他家的主意,是这么打的,只等打听到确实消息,把他家女儿找回来,朱建伯便可脱卸干系。打算着问过一堂,就可释放回家。所以这时候能不收监,最好不收监。” 卫虎的脸色铁青,连连冷笑,“打的好如意的算盘!”他这样说了一句,心里在盘算,本来还可以慢慢儿来,吊脖子的绳子,一步一步来收紧,照现在看,要一堂就问成了死罪,才可以永绝后患。同时朱家的女儿,从此也不能再在宿迁露面,得要想办法把这个人“灭”掉才好。 “头儿,”王狗子催他,“你老主意打定了没有?人家还等着回话呢!” “不必麻烦了。”他说,“你告诉他,今晚不收监,也不要钱——反正有他用钱的时候。” “是——”王狗子答应着退了出去。 “来啊!”卫虎叫来那小伙计,“你到后面去通知大老爷那里值夜的人,只等大老爷五更一醒,立刻到前面来通知。再告诉值堂的,早堂就有要案,伺候看刑。” “晓得了。”那小伙计答应着,自去分头通知。 卫虎也带着一名小厮,当时把他叫醒,取下炖在“五更鸡”上的燕窝粥,倒出来吃完,然后叮嘱,到五更天当心里面有通知出来,说完躺在榻上闭目养神。 眼睛闭着,心里却在默默盘算。到了天色微明时,小伙计来告诉他说,大老爷已醒。卫虎急忙起身——怕自己精神不济,嚼着一支关外人参,走入后衙。 隔窗向张华山请了早安,他说:“跟大老爷回话,孝义乡陈家命案,指使的正凶已经带到。” “噢,可是早堂就要问?” “是!”卫虎答道,“此犯颇为狡猾。卫虎伺候大老爷升堂。” 张华山心里有数,凡是这样的案子,就必须卫虎在身旁提示,所以连声答道:“好,好!你叫他们预备。” 预备是预备刑具,别样大刑,哪怕是夹棍都是现成,要用到时,一声吩咐,立即就有;唯有卫虎发明的那样“一品衣”,须得预先生好一盆炽旺的火等在那里。但这不便公然预备,否则就变成有意使用酷刑,因而得在暗处着手。 “看看苦主来了没有?”卫虎又说。 “早就来了。” “在哪里?” “县前菜馆等着。” “你回头当心。”卫虎告诉值堂的衙役,“先提原告,问完了你叫人把他们带开,不要让被告跟他碰头。” 原被两告,原是翁婿,见了面未见得“仇人眼红”,说不定倒叙上了亲戚,两下一搭上话,变成对质,立刻就会有许多漏洞发现,这不是当耍的事,所以卫虎需要预嘱得清清楚楚。 等张华山一升堂,原告已从菜馆到了堂下,传上来问的也还是昨天那几句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