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1/40页)
暧昧混沌、重重悬疑的一件奇案中,找出可以着手之处,终于救出了青荷。说起来这件伤天悖理的奇案,不致成为冤沉海底的疑案,朱才实在应居首功。因此,从座位上欠一欠身,是有着还礼的意味在内。 这个举动,在刘天鸣出于不知不觉;朱才正低着头,亦不曾看到,正所谓“当局者迷”;而旁观者看得清清楚楚,无不大为惊奇,因而对朱才说些什么,亦就格外注意了。 等朱才磕过了头,刘天鸣和颜悦色地问道:“你在朱家多少年了?” “连头带尾三十五年。” “朱家待你如何?” “主人家向来宽厚,再好不过了。” “怪不得!”刘天鸣略停一下问,“你家小姐是你救出来的?” “这话,小人不敢冒功。不过,我家小姐的踪影,是小人发现的。” “你倒把发现的情形说一说!” 朱才略想一想答说:“祸事出了之后,小人心想,其中情节,种种奇怪。我家小姐绝不会杀人的,何况公公?所以杀亲家老爷的,绝不是青荷小姐。那么,小姐到哪里去了呢?” 由此开始,谈到如何上陈家祭吊;如何开诚布公,商量怎么样求得青荷的下落;如何与杨大壮定出价格找那天抬花轿的人来指认;以及如何城里城外,明察暗访,希冀误打误撞能够发现青荷。 “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天在城外看到孤零零一座大宅出来一个瘸子,这人认得,是卫虎的跟班。心想张瘸子怎么会在这里?后来才晓得这座大宅,就是卫虎的家。” 年纪大了,一口气说到这里,已很累了,朱才不能不歇下来。刘天鸣等他喘息略定,继续问道:“你怎么又知道你家小姐在卫虎那里呢?” “先是猜想。”朱才答说,“因为陈家的护院杨师父打听到,卫虎逼娶尤三嫂,可见得花轿坐错了的一定是这个人。尤三嫂到了陈家,我家小姐当然到了卫家。” “不错!”刘天鸣点点头,“你再说下去。” “小人心想,卫虎不是好惹的,打草惊蛇,千万动不得,小人跟杨师父商量,他到济南府去搬救兵,小人就乔装改扮,到卫家附近去打听。这么做法,只有小人与杨师父两个人知道,小的连主母面前都不敢提起。这样子到了第八天,有结果了。” “是发现了你家小姐?”刘天鸣问,“是怎么发现的呢?” “先是看到卫家停在河埠头的一条船,忽然张起竹篷,下了行李,竹篷遮得很密。小人心想,这么热的天,为什么遮得密不通风?必有不能让人见的堂客要出远门。这个念头一动,小人就不肯放松了,等到太阳下山,两个老妈子搀扶一位蒙着帕子、好像生病了的堂客下船。小人一看就知道,是我家小姐!” “当然,你是他家几十年老管家,自是一望而知。”刘天鸣问到这里,转脸喊一声,“朱青荷!” “民女在!” “当时你在卫虎家,被监禁了几天?” “约莫十来天,不太记得清楚了。” “这十几天之中,见过卫虎没有?” “没有。”青荷答说,“不过听见他的声音。” “他说些什么?” “不甚听得明白,只听说‘扬州’,又是什么‘翠香院’。后来才知道那是个火坑。” “照这样说,卫虎把你弄上船,是要卖你到扬州的妓院?” “大人明鉴!”青荷不作肯定的答复。 刘天鸣点点头,“事实俱在!”他又问,“你下船的时候,看到朱才没有?” “看到的。” “当时你头上蒙着帕子?” “是的。”青荷略想一想说,“民女先还不曾注意,听得一声苍老的咳嗽,声音极熟。刚要抬头去望,蓦地里想起,是我家老苍头的咳声,因而格外小心,偷觑了一眼,果然不错!当时心里七上八下,不过到底想通了。” “你怎么样想?” “心想,家里一定在找我,找到卫虎这里,不敢造次。如今既然看到了我,自然要来相救。为此,我上跳板的时候,装得走不稳,将左手往后伸了出去,以三指示意,果然来救,三更天我会接应。” “到了三更天呢?有动静没有?” “有的。”青荷一面回想,一面答说,“民女先还是存着侥幸之心,姑且一试,原不承望我家会来相救。实在是怎么样也想不出可以救我的法子。哪知到得三更时分,邻船上有孩子的哭声,紧接着,又听见哄孩子的童谣,这一听,民女完全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 “是朱才来相救了。” “何以见得?” “因为那首《耗子娶亲》,是民女小时候听朱才唱习惯了的。更以词句中略有改动,将‘三更’的字样嵌在里面,更见得已有默契。”接着,青荷便低声唱起当时所听到的歌声,“白天相亲,黑夜迎娶,三更启程,顺风顺水到家门。” “嗯!嗯!”刘天鸣颇为赞赏似的,“以后呢?” “以后,民女便悄悄出舱,邻船有条竹篙伸过来,民女再无迟疑,大着胆到了邻船上,有人将民女推入舱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