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_第142 章|合五国苏秦再纵 请使楚张仪赌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 章|合五国苏秦再纵 请使楚张仪赌命 (第11/12页)

换取本应属于楚国的於城十五邑、汉中地、黔东南,是不?”

    嬴疾没有应声,看向别处。

    “启禀我王,”张仪转向惠王,拱手,“臣有奏!”

    “相国请讲!”

    “既有这般好事,臣请使楚,望我王允准!”

    “相国?”惠王惊了,盯住他,“你疯了?”

    “臣没有疯!”张仪吐字清晰,扫视众臣,目光落在太子荡身上,“舍臣一躯,我大秦可得楚地逾千里,真正赚大了呢。再说,这三块宝地,无不是我大秦将士拿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楚王承诺不再追讨,只讨臣一人,这般好事,千载难逢,青史未载!臣请行!”

    这等于是自己送死!

    莫说是惠王,纵使太子荡也震骇了,想说什么,嘴唇吧咂几下,又合上。

    “寡人不准奏!”惠王盯太子荡一眼,一字一顿,“相国赴楚之事,至此为止,不可再议!”扫视众臣,“其他诸事,谁还有说?”

    没有人吱声。

    “今日廷议,散——”

    惠王后面的“朝”字未落,张仪奏道:“臣有说!”

    “相国?”惠王看过来。

    “臣再奏请使楚!”

    “张仪!”惠王虎起脸色,提高声音,亮出他的名字。

    张仪缓缓站起,走到惠王几案前面,跪下,叩首,语气郑重:“臣请使楚,叩请我王恩准!”

    惠王没有应他,忽地起身,朝太子嬴荡狠盯一眼,鼻孔里重重地哼出一声,拂袖而去。

    惠王召开的廷议,这还没说散朝就先离场,朝堂上一时尴尬。

    众臣谁也没动。

    王上袒护张仪,而储君反之,欲置张仪于死地。如果不出大事,储君是未来王上,谁也得罪不起的,而这辰光正是臣子们站队的契机。

    众臣候等一时,确定惠王不再回来了,纷纷看向嬴荡。

    张仪自请赴楚,且态度坚决,倒是大出嬴荡所料。今朝见张仪在场,且是廷议朝政,嬴荡扎好架势,欲打一场恶仗,没想到战火未起,对手倒先饮剑了。

    眼下情势,反倒于嬴荡不利。无论如何,张仪是为秦国而战,且四方奔走,促成四国伐楚,终致缚楚。秦有今日,是张仪之功。张仪这般坚请使楚,实则是将嬴荡逼在墙角,使他负不义之名。

    嬴荡脸色紫胀。

    嬴荡最瞧不上的就是这般只卖嘴皮子的人。商於之事,张仪出尔反尔,明欺楚人,嬴荡是不耻的。丹阳之战,如果不是他嬴荡身先士卒,一举取胜,就凭他张仪、魏章与楚人厮磨,那一战不知要打到何时。当时情势,傻瓜也晓得,时间越长,对楚人越是有利。情势果然。楚人虽有丹阳之败,但很快就汇聚起大军,袭占整个商於,攻破峣关。若不是父王亲征,老秦人拼死顶住,楚人真就打进关中来了。

    那辰光,他张仪与魏章又在哪儿?魏章逃进深山,做起缩头乌龟,他张仪呢?什么连横四国?没有老秦人顶在前面,韩王他能出兵吗?楚使骂到朝廷上,齐王他能不出兵吗?至于魏人,襄陵的事他们一直记着的!

    说一千,道一万,张仪不过是个搬弄是非的巧舌之人,可父王偏就信他!最让嬴荡难受的是,楚人打到家门口了,父王竟让他的这个最能打仗的儿子守在咸阳,眼睁睁地看着前方将士在自家门口与楚人浴血苦战。父王这么做,只有一个理由,就是避讳他张仪。

    今朝倒好,正所谓不作不死。

    哼,既然是你自己作死,就怪不得本殿下了!

    嬴荡狠盯张仪一眼,大踏步走出。

    甘茂起身,跟在太子身后。

    之后是司马错、公子华与公子疾。

    秦廷重臣,在张仪身边只剩一个魏章了。

    “相国?”魏章轻声。

    “魏将军,你为何不走?”

    “守候张兄。”

    “你不用守了。”张仪起身,“王上这在候我呢。”朝他抱个拳,径出偏门。

    御书房里,惠王果然在候。

    “说说,”惠王盯住张仪,“你是在与嬴荡赌气呢,还是在赌寡人?”

    “臣谁也不敢赌!”张仪拱手,“臣实意请使赴楚!”

    “为何?”

    “因为,臣若不去,秦人赴死者又将不下二十万!还有楚人,又不知死伤多少!王兄啊,尸骨如山,若是皆因臣仪怜惜一躯,您让臣如何偷生?”

    “妹夫——”惠王声音哽咽,泪水出来。

    “王兄,您就准允吧!”张仪语气平淡,“除此之外,仪有二请!”

    “你说。”

    “一是请为王命使臣,二是请我王诏令锐卒屯驻汉中,大造攻城之器,同时沿汉水两岸造船制筏,训练水战,张我声势。”

    “还要什么?”惠王的眼睛亮了。

    “得此二请,足矣!”

    “何人为副使?”

    “魏冉。”

    “总得有个使命吧?”

    “应楚王之邀,臣赴楚本身就是使命!”

    “摆宴!”惠王思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