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_第18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0页 (第1/2页)

    (づ ̄ 3 ̄)づ

    注:

    奉:奉命,奉皇帝的命令;

    和:音“贺”,唱和,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圣制:皇帝所作的;

    就是拍玄宗《龙池乐》的马屁的意思,不过他老人家的音乐造诣是真的高,没话说。

    第97章 南选

    苏安顺着北望去,一眼就认出徐府的总管徐伯。他喊住徐伯问了几句话,得知,徐青把自家的桂园砍掉之后,卖了木材,换得充栋的书籍,一心准备改卷。

    吏部新规,凡是三品及以下官员的考功选授,于每年孟冬举行,在长安城五百里之内任职的,上旬考试;千里之内的,中旬考试;千里之外的,下旬考试。

    按照三铨制度,吏部侍郎出考核的题目,郎中评判京官卷,员外郎评判外官卷,中书舍人监考,再由张九龄和李林甫二人,共同担任校京校外的主考官。

    可以想见,改革初年,连判卷的考官都得狠下气力,应考的如何不恶补学识?

    苏安等过小半个时辰,才得以通行,来到安邑书坊。不想朱先生倒也有策略,一边展示着雕刻好的模板,一边说道:“郎君,坊中近段实在太忙,雕板做好,纸和墨又不够用。”苏安笑了:“朱先生,你当真是半个读书人,半个商人。”

    朱先生笑道:“某就是书商。”

    吏部、兵部的三铨考功,是为官考;礼部的科举和制举,是为生考。两边分开之后,术业有专攻,内容深化,不仅书目比原来更多得多,书价也水涨船高。

    苏安奈何不得,只好答应在原来定好的金数之上,再多支付二成用于纸墨。

    “苏供奉!”

    正这时,门前忽然停下一架马车,季云穿青衫,为张思行开道,款款而来。苏安因捏过了雕版,指头沾墨痕,不便交手行礼,微笑道:“张秘书,季校书。”

    张思行道:“听季郎说苏供奉今日至此,我想着事情总不能有头没有尾,便追来预订成书。”苏安道:“季郎,我一出太乐署,你那儿便能得知,莫非是请了风神?”季云道:“可不能怪我,苏供奉总躲着顾郎,我只得出此下策。”

    一片杨花飘在苏安的睫毛上,又痒又酥又轻盈,饱含着孟夏人间的洋洋暖意。

    “是顾郎让你们来寻我?”苏安揉了揉眼睛,“牡丹坊今后要授艺,那块匾额太旧,我还正想请顾郎替我写一个新的,要不这就去,他在不在府中……”

    “是,不过只是其一。”季云挥袖相请,笑道,“实不相瞒,长亭初任校书,不敢得罪上司,又恐失去顾郎信任,两相为难,只好请苏供奉发善心,救我一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