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60节 (第4/4页)
晚一点,等收完了,统计出数据,得一个月后去了,这个事再提好像也不是很合适了。” 哪里不合适?只是到时候临近国庆,举国欢庆,各种媒体都会争相报道国庆的事,秋收就没这么高的热度罢了。梅书记虽然不会用后世的词来精准地表达这个意思,但他已经有了这个意识,知道现在该蹭热度,所以说啊,不要小瞧领导的智慧。 “确实,要不咱们就先把玉米报上去吧。回头我跟省报省电视台的记者沟通,让他们来采访的时候,顺便也提提稻谷增产的事。咱们到时候可以找一个先收获的大队,统计出他们大队去年今年的稻谷产量,做个对比,也能反应一定的情况嘛。”余思雅笑着道。 梅书记激动得一拍手:“我就知道,余厂长你肯定有办法。这个方法可行,咱们就这么定下来了。” 余思雅含笑道:“好,过两天我去省城就跟路主编他们沟通,有了消息我再联系胡秘书。” 梅书记赞许地看着余思雅,这小姑娘有能力,而且执行力强,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了,她一门心思扑在养殖场上,不然倒是可以调来做他的帮手。 吃过饭,余思雅就跟杨会计回养殖场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八月已经接近尾声,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实习的同学们也该要离开了。 送走这批人之前,余思雅决定给他们举办一个欢送会。 这些人可都是天之骄子,以后各行各业精英,搞好关系,对养殖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多的都做了,也不差一顿饭,临走的时候煽煽情,让这些人对养殖场有个更好的印象,以后想起这段实习的经历,满满都是回忆。 现在物质贫乏,大夏天远道而来实习的同学一般都是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一年都吃不了几次rou。余思雅也不搞其他花里胡哨的,干脆来点实惠的,让人去rou联厂购买了两头大肥猪、杀了,一顿全做了。 养殖场职工加上实习生,总共有七百多个人。两头大肥猪有四百多斤,去掉下水、猪血等,光是rou都有三百多斤,平均下来每个人能分到差不多半斤rou,很多人过年都吃不了这么好。 这一天,厂子里热闹得跟过年似的,不少有家有口的职工舍不得吃独食,打了饭菜,端回家,跟家里人分享了。剩下实习生和知青还有一部分本地没家累的职工,都挤在食堂,大口吃rou,大声唱歌,还有不少年轻人上去表演节目,唱歌、朗读诗歌、表演口风琴,热热闹闹的,特别喜庆。说道动情处,还有人上台即兴演讲。 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辛苦,被工人师傅们说笨的时候很委屈,但两个月下来,每个人都在工作中得到了成长和锻炼。现在想起来都是满满的不舍,就跟军训一样,训练的时候哭爹喊娘,天天嚷着累死了,等军训要结束了,再回忆起来,这点苦算得了什么?大家更多的是不舍和留恋。 欢送会在众年轻人的恋恋不舍中结束,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分别坐上了两辆货车,赶在中午前回省城了。 送走了实习生,红云公社又迎来了一对新的客人,贺中华教授和他的妻子林淑。 潘永康将实习生们送到省城后,顺路将贺教授两口子接了回来。 为了避开中午下午的高温,潘永康特意留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才带着他们出发,到了红云公社,时间才上午十点多。 余思雅亲自去公社接了贺教授两口子。 他们的行李不多,就两个箱子,一个箱子是两口子的衣服,还有一个箱子全是贺教授当年藏起来的手稿和书籍。这些可是不可多得的财富,现在国内想买都不一定能买到,也难怪贺教授将它们当宝贝一样藏起来。 “贺教授,林阿姨,你们辛苦了,请跟我来。”余思雅微笑着说道。 林淑还是有些怕生,尤其是到了陌生的环境,更是不安,躲在贺教授身后,双手紧紧攥着贺教授的衣服,两只单纯漆黑的眼睛,怯怯地看着余思雅。 怕吓到她,余思雅没多看她,甚至跟他们两人保持了一段距离。 贺教授点点头,拉着妻子的手跟着余思雅穿过刚刚建成的饲料厂厂房,往后面的小院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