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页 (第2/2页)
乎乎的东西就行。实在难用,竹筒笔吸墨来写也好用!” 竹,竹筒笔又是什么? 庞统稀里糊涂就被曹丕一路拉出门,结果身边还浩浩荡荡跟着幼学的另外几个以及一些廪丘学馆的学子,问了问才知道都是被济南幼学孩子们用的“炭笔”与“竹筒笔”给吸引着过来的。 “若是这样的话,日会不会无人用毛笔了?” “我倒是不觉得,他们也说了日会再用毛笔练字。再说你要担心这个,还不如扪心自问下,你愿意用竹简,还是愿意用纸?” “纸太贵了,要和竹简一个价,那我还用说么,那肯定是用纸啊。” “这不就是?若是贫寒学生买不起毛笔,用个炭笔铅笔向学,又有何不可?再说你有看到《熹平经注》的字了么?比隶好写许多,而且还简单了不少,又特别工整漂亮。你用惯了隶,还想回去写篆书不成?” 廪丘学子的小声谈话逐渐以廪丘为重心转到兖州,再从兖州传递到了不同的地界。被拘束但并没有太过于虐待的刘协看着钟繇送来的炭笔好奇地摸了摸,又摸了摸兖州曹cao给自己送来的纸,小心翼翼地用黑乎乎的笔往上轻轻地按了个点。 的确如同教自己习字的钟繇所言,这些都是可以写字的。 惊讶与喜悦徘徊在这位少年皇帝心中,同时还有些惶恐。他当然也想要好好学习,也想要重振汉室,可是现在,现在他又能做什么呢? 身不由己,行不如人,他想要重新成为一个皇帝,太难了。 伸手摸着那本《熹平经注》,看着蔡琰的名字刘协却又打了个冷战,仿佛是想到蔡邕又联想到了王允与董卓,慢慢把书放到旁边,最还是咬牙把它重新拿了回来。 不管如何,他还是得看看这本书。而且…… 如果,如果说他封赏了蔡琰,蔡琰会不会和她父亲竭尽全力为董卓做事一样,也会为自己竭尽全力? 并不知道刘协现在的想法,姚珞只知道别人不开心她就十分开心——原因无他,孔融在的北海,出事儿了。 准确来说,应该是她之前的那封给孔融的回信成了导火索。孔融这人也没啥喜好,就是好个面子。然而他这好面子不要紧,一桩一桩曾经干过的他自己都要忘记的事情却被姚珞认真摆放串联起来硬是写了封一看就让人感叹绝对会流传下去的骂书,他就知道不好了。 北海黄巾一直都在闹腾,今天这里起个义玩玩,明天那里叛个乱瞧瞧,打一枪换个地方简直让人根本都没法彻底把人给找出来。缩在城里的老爷们当然不打紧,反正攻城是肯定攻不下来的,而且他们把入城条件卡得很死,要么给钱,要么交地,没有第二种选择。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