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页  (第2/2页)
有同伴“泼冷水”,“苏慧兰, 你少吹牛皮。”    苏慧兰瞪了一眼,“金康你对自己这么没信心?亏你还是农机系的学生呢。”    “我是农机系的学生所以这才谨慎啊,你以为造生产线那么简单呀,真要是这么简单,怎么还犯得着给那些苏联专家那么高的补贴请他们来搞建设?”    这下子苏慧兰说不过了。    苏联专家的待遇的确很高,国家每个月要支付这些苏联专家1500-3000卢布的工资。    这些钱,能养活多少工人啊。    “谁让咱们的水平不够呢。”苏慧兰脸上的沮丧并没有维系多久,“不过我相信,我们可以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咱们只要努力学习,总有一天能赶得上他们!你说对吧,秦蓁。”    金康见状小声嘟囔,你这后半句是不是太拉胯了?明明前面壮志豪情还挺激励人的。    他不熟悉秦蓁,只是来的路上听苏慧兰说了这个垦荒者的好多故事,什么枪法如神、一个人撂倒一头野猪、智斗犹太人。    那些到底是故事,不知道被添油加醋多少呢。    要是信了,他就是个傻瓜!    秦蓁并没有注意到年轻人的小心打量,她目光灼灼的看着苏慧兰,“当然,再过五十年,我们肯定能赶上他们。”    五十年。    这个数字让苏慧兰愣了下,“那时候我都要成老太太了呢,不过我相信你,五十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我听说你在这边有试验田,有什么想法吗?我们可以讨论下。”    朝阳像是母亲一般慷慨,将所有的温暖都挥洒给这片土地上的人。    秦蓁的声音也温和了许多,带着春风的温煦,“我前些天睡觉的时候想了个农家肥的配方,但是还没试验,还需要找一些东西。”    苏慧兰的大眼睛眨动,“什么,你说来听听。”    ……    这支高材生的小队伍很快就融入到垦荒队中。    当杨国华意识到,这群新来的年轻人不是来玩耍,也不是单纯的为了采集样本,七人小分队和他们一样,都有着扎根北大荒的打算。    他迅速地做了分工,“要不秦蓁你往后跟他们做实验好了。”    不缺秦蓁这么一个人去扶着开荒犁垦荒。    但他们缺的是好的种子,缺的是肥料。    如果真的能折腾出高产的种子,哪怕一亩地能增产十斤,那一公顷就能多一亩地的产量。    他们这六千公顷的农田,就能多产出九十万斤的粮食。    九十万斤啊。    杨国华想想就觉得激动,他抓住秦蓁的手,“你就放心的去研究,需要啥就说,要是人不够跟我说就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