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 (第2/2页)
而前,似乎是想要挽回陛下的心意,但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是要在彻底铲除长孙无忌这件事上和李义府抢夺“战功”。 他已经比对方晚一步了,自然要在“说服陛下痛下决心”这件事上做出贡献。 陛下到如今已经不缺朝着长孙无忌发难的理由了,他怕的只是后世史官会以何种方式来记录这件事。 这才有了方才的迟疑举动,以防落人话柄。 那就让他再推一把吧! 见李治回过头来,许敬宗毫不犹豫地说了下去,“薄昭为薄太后唯一的弟弟,但其人因官高爵显而日益骄横,先有收受大臣贿赂为其求情,后有悖逆新法,兼并土地,提高税赋,甚至为侄儿犯法擅杀命官,所以纵使其为皇亲国戚,也难逃一死。” “天下之人莫不对汉文帝大义灭亲之举拍手叫好,后世更是赞颂文景之治。” “长孙太尉与其何其相似!他早有自得傲视之心,垄断朝堂,提拔同党,令陛下难以令天下奉行新政新法。昔年高阳公主与吴王李恪一案,长孙太尉借机铲除异己,与擅杀朝廷官员并无区别。陛下,这难道不是另一个薄昭吗?” 甚至谁都听得出来,长孙无忌若要为祸,那可要比薄昭方便得太多。 这两人的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 所以也不怪许敬宗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语气愈重:“陛下将其依法论处,也不过是效仿汉文帝罢了!为何还要犹豫不决,改日论处!” “莫非陛下当真愿意看到,先帝交给您的江山,终有一天会从李氏变成长孙氏吗?” 这真是一句狠辣的质问。 谁都能看到,在最后一句问话出口的那一刻,李治像是被一道惊雷劈中,僵硬地站在了原地。 仿佛难以置信长孙无忌的过错能被延伸到这个地步。 他的眼睛里隐有几分泪光闪动,盯着许敬宗上下打量,以图看清楚他是否在危言耸听。 然而许敬宗并没有后退,而是用更为倔强的目光回看向了这位陛下。 在这样的表现面前,谁还能去谈论什么旧情呢? 李治咬了咬牙,眸光闪烁,却最终还是给出了一个坚决的答案:“这是李唐的江山。” 李唐的江山,不会给长孙无忌以取代的机会。 所以,他也不该当断不断。 当这个答案给出的那一刻,便等同于是一锤定音了。 在场之人里,或许本还有想要为长孙无忌求情的,可先是没抢白过许敬宗,又没能在陛下尚且犹豫的时候发言。 为免步上长孙无忌那几位同党的后尘,他们就算有话也不敢在此时说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