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0章 (第1/2页)
甚至不能等到次日早朝议会,必须是在收到这军报的下一刻! 对于这发兵的时间,安定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四个字。 “兵贵神速。” 这就是为何今日的朝会召开得如此之急,甚至等不到过夜。 但这个尽快达成的发兵甚至还不够,这个早已羽翼丰满的女儿就站在距离他数步的位置,“建议”他再下达两道指令。 一道,是让她出兵之时得以调度北地各州府兵,以便随时调整单于都护府周遭各州的戍防。在对铁勒、突厥各部的手段上,是杀是放也有更大的主动权。 这一点,李治必须要给,也不得不给。 李贤的战败真正给了李治以一记清醒的耳光,让他明白战争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像是处理政务一般,可以让他用那等分析强弱的方式来评判胜负。 他再如何不希望安定的权势进一步攀升,不想看到就连单于都护府一带的军权也落入她的手里,也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为了防止北方混乱的局势波及大唐境内,只有安定能有这个资格,统筹各方队伍,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清除祸患。 他甚至都无心去管,安定到底是为何能提前给狄仁杰那把剑,让他去调度安东都护府的人。 他没有办法去问了。 而安定需要的另一道指令,正是废太子。 在诏令宣读出来,将太子李贤统兵无方,为敌人所趁的罪状宣读在朝堂上的时候,方才的画面仿佛还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荡。 他见过安定数次的请战。 辽东之战,是她从他这里听到了大唐的弱项,直接带着满腔的抱负冲上了战场。 藏原的第一战,也是她希冀于能为大唐挽回遭到禄东赞父子算计,而主动身赴险境。 再回藏原应战钦陵赞卓,是在朝堂之上将她在这数年间累积的优势一条条地说出在他的面前。 谁为君谁为臣的区别都再清楚不过。 唯独这一次大为不同。她就算没有直接说出那样的话来,也自有一句潜台词在说,他能依靠的将领只有她了。 所以,哪怕是废太子这样的话,也可以如此从容而理直气壮地从她的嘴里说出来。 李清月当然知道,在李贤还有那个太子的身份作为保护的时候,他在铁勒人的手里起码能够保住性命,但在连太子都不是了之后,很有可能会直接被杀了泄愤。 但那又如何呢? 按照彼时她和李治所说的话:“陛下必须要给那些还被困在漠北的府兵给出一个交代,也要让这些即将跟随我出征的士卒安心。陛下也必须对边境的百姓做出一个交代,否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