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0章 (第2/2页)
万一铁勒人带着太子南下,让他成为一个令人投鼠忌器的筹码,谁知道是不是人人都能做高将军,愿意为了百姓士卒的生死早做决断!” “再有犹豫不决,只会让今日已有的损兵折将局面更为糟糕罢了。还是说——” “陛下是希望我在对外出征的同时对外宣称,大唐的太子并没有被铁勒所俘虏,还好好地端坐在并州都督府或者单于都护府境内,没有出现在漠北呢?” 这种话,在战报必然已经遍及北地的情况下,就不必用来自欺欺人了,说出去都是个笑话! 在这样的一句句威逼面前,李治能做的,就是今日朝堂上官员看到的那样,直接下达废太子的诏书,让安定的出征再无后顾之忧。 可就算接受了这个建议,在诏书宣读完毕,堂上还一时之间寂静无声的场面里,李治不知费了多少的力气,才能将此刻的晕眩感压下去。 从李贤被敕封为太子到如今,满打满算也只有半年的时间。是李治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走上了领兵出征的这条路。 也是李治,在这个对方落入灾劫之中的时候,以一道废太子的诏书将他继续打落尘土之中。 这何尝不是李治在自己打自己的脸,也让他比任何一刻都要清楚地意识到,他掌握不住的,何止是这三任太子的命运,也是他自己的命运。 在他将军国大事委任于天后和镇国公主之时,这还仅仅是个模糊的预兆,甚至还被他自觉是缓冲矛盾的手段,但现在…… 他已越发清晰地感觉到了何为时不我待,又命不由己。 天后的毫不阻拦甚至是支持举动,也让他忽然在想,太子的立而又废,对于曾经提出以安定为太子的天后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陛下,该宣读另一条诏令了。”武媚娘的声音打断了李治的神思飞散。 李治缓缓开口:“……好。” 他逃避不了李贤战败所带来的影响,逃避不了他很可能要既失天子威严又再失去一个儿子的事实,就让他暂时逃避掉另外一个问题吧。 在场的官员看不到这其中的暗潮涌动,只能听到陛下随即下达的诏令。 李贤出征造成的边境有变,势必需要有人前去稳定局势和民心。 “令镇国安定公主领敕勒道行军大总管,总领并州都督府、单于都护府、燕然都督府、金微都督府军事。” “令凉国公领敕勒道安抚大使,随同出征。” 李清月和契苾何力先后领命。 这两条诏令当然是有区别的。 安定公主总领军权,出任敕勒道行军大总管,身上担负着的,是出兵征讨的权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