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节 (第2/3页)
鲁肃之子鲁淑年仅两岁,懵懂无知之龄,能封骑都尉,享食邑三百户,皆因其父鲁肃之恩泽。今后只要鲁淑不胡作非为,凡有军政能力,其之前程当是不低。 毕竟鲁肃作为南汉第一个得到谥号的大臣,无论怎么说其地位不低。且霍峻与鲁肃关系亲密,亦会照顾鲁淑。 顿了顿,刘备补充说道:“来人,立刻前往武汉,让王璨为子敬撰写悼文。” “诺!” 接着,刘备将目光投向霍峻,问道:“子敬之后,谁可为副督?” 因霍峻常年在武汉,故而江淮有正副都督,正都督为霍峻,副都督为鲁肃。在霍峻不在的时候,鲁肃以副督身份坐镇江淮。 刘备选择鲁肃出任江淮副督,其中有不少政治手段。 江淮长期是霍峻帐下将校的基本盘,轻易让素不相干的人坐镇江淮,难免会引发争执。 鲁肃由霍峻举荐与刘备,又是江淮本地人,天然上能与霍峻帐下将校亲近。且鲁肃忠于刘备,鲁肃坐镇江淮,有利于刘备的集权。 今身份复杂的鲁肃病故,江淮副督不能长期空虚,需再选一人继任。 “这~” 霍峻面露难色,说道:“大王,不知子敬可有人选举荐?” “子敬举荐九江太守蒋济继之!”刘备直接说道。 霍峻沉吟几许,推迟说道:“大王,子通才疏学浅,怕是难以胜任!” “嗯?” 第407章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鲁肃举荐蒋济继任江淮副督,多是看重蒋济的能力。 论三国中因名气被低估的大才,除刘晔外,魏国之中还有满宠、蒋济二人。 满宠作为曹家四代老臣,因身份与长期在边区的问题,难以执掌大权。在暮年之前,满宠不是为曹仁擦屁股,就是帮曹休擦屁股。在曹家将陆续离场后,进入暮年的满宠得被重用,坐镇江北,防备东吴。 至于蒋济因卓越的才能,以及出众的交际能力,早早地被调到中央,担任要职。然即便如此,蒋济在有限的军事活动中,依旧展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 但蒋济的能力归能力,霍峻否认蒋济出任副督,则是为了避嫌。 由于常年作战,以及刘备继承刘琦的势力的关系,以至于在南汉国中,实际上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党派。 以霍峻为首的北府派,其之文武多在江淮任职。不管霍峻愿不愿意,霍峻已经成为他们的话事人。 刘备为了集权,又不伤及霍峻,则必须在江淮安插多重身份的副督。如果蒋济上任江淮副督,刘备则是难以集权。究其原因,核心在于蒋济自归顺以来,从始至终都不在刘备手下任过职。 蒋济上位,则意味着江淮彻底成为北府党所盘踞之地,这让本就根基薄弱的刘备,愈发难以插手江淮。 故而这番深思之下,纵刘备想委任蒋济出任副督,霍峻也不能明面表示。这既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刘备的负责。 果不其然,自霍峻否认蒋济出任副督后,刘备则没有多言。而是沉默下来,考虑合适人选。 负手踱步,刘备问道:“仲邈智虑深远,多能识才,不知可有适宜人选?” 江淮作为北府派基本盘,霍峻的意见至关重要。作为君主的刘备,必须得到霍峻的支持。 霍峻深思良久,拱手说道:“启禀大王,交州刺史步君子山,性宽深虑,广得人心,治交州以来,汉夷无不肃然,或可出任江淮副督。” 接着,霍峻说道:“尚书令庞君士元,身怀军略,雅气和晖,拔贤能用,受人推崇。今出任江淮副督,或可胜任。” 思虑片刻,霍峻再次举荐道:“吴郡太守吕范,正直严厉,以器才出众。昔于孙策帐下时,多有战功,兼文重武,深谙江淮地势,出任江淮副督,或是可行。” 步骘、庞统、吕范三人,每个人背景各有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