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7节 (第2/3页)
,吸引蜀兵的注意力,实际上抄白水道潜入巴蜀。 以他多年的观察,一旦让他杀入巴蜀,巴蜀必无死战之人。他只要提前拿下江州,锁死长江西进的道路,巴蜀则必被他所有。彼时汉中孤悬域外,则能轻易被他所下。 果如马超所想,曹丕听闻取蜀之策,不论其可行性如何,则是兴趣大增。 “陇人言卿有信、布之能,今时见之,果如其所言也!” 曹丕笑吟吟说道:“今西南之事,且由卿多cao持。及中枢稳固,朕率大军往关中,由卿率劲旅南下巴蜀。” “诺!” 马超神情激动,拱手说道:“陛下,臣为降将,远镇边疆,常惶有外人离间臣与君上之情。臣不日将归武都,今后陛下来信,能否于书信作记。信背无号,则非臣之信,亦非陛下之诏。” 说着,马超叩首几下,诚恳说道:“臣得先帝知遇之恩,且家小尽数在邺,故唯忠奉陛下。然陆逊其人,多有歹计。臣恐陆逊伪臣降书,故送至关中,以令陛下猜忌。时陛下疑之,则中陆逊之jian计也!” 今下的马超愈发老谋深算起来,他深知自己与陆逊联络多时,太多把柄在陆逊手上。如果陆逊逼自己造反,必然会将伪造降书,彼时自己可就话说不清。 若有记号在信背,提前说明陆逊可能会使用的阴谋,不仅可免陆逊逼自己造反。亦能对曹魏有备,以免有人诱杀自己。 曹丕沉吟少许,笑道:“卿之言甚善,今你我君臣可以三点为号,若信无三点则非你我君臣之信。陆逊jian诈,朕必当有所防备,请卿放心。” “臣多谢陛下!”马超叩首拜谢道。 待马超离殿后,司马懿眉头微皱,说道:“马超言语多欺,今日之语非是中肯之言。且今又向陛下讨要记点为号,可见其行事多诡,陛下断不可轻信。” “仲达放心!” 曹丕自信满满,说道:“马超赴洛阳谒朕,可见其无谋反之意。今欲擒杀他,区区几人便可为之。今不杀之,反许以恩信,当是暂安马超,以免其旧部反叛。及时机至,朕临关中,马超必是献兵而降服。” 说着,曹丕看向司马懿,说道:“鄢陵公有兵权,远征辽东,宜当多备。卿为侍中,当代朕警惕此事。凡辽东克,卿无需知会朕,自传诏书与军,宣鄢陵公回京,以免有变。” 听曹丕这般言语,马超暂无反叛异动,司马懿不好多说什么,唯有应道。 第495章 革新选官 武汉行宫,湖中亭。 武汉之秋不同北国秋景,湖面尚有绿意点缀,鱼儿嬉游荷亩之间。 刘备端坐湖中亭内,眼望着秋景,惆怅说道:“岁初,朕尚与云长聚于此处,笑谈过往之事,今下云长却已是不在。” “请陛下节哀!” 为了避免勾起刘备的伤心事,法正换话题,说道:“陛下,据斥候来报,曹cao上月亡于洛阳,今由其子曹丕继位,大赦天下。” “咦!” 刘备神情露出惊讶之色,说道:“曹孟德竟薨?” 说着,刘备微叹了口气,说道:“曹孟德与朕争斗三十载,为一世之英雄,今下也终要亡归九幽。” 年纪尚轻的诸葛恪,插嘴说道:“陛下,曹孟德篡位自立,是为国之jian贼。今下病逝,宜当为之喜,岂能为之伤乎?” 刘备眼眺湖面,静默不语。 他这一生与曹cao纠缠不清,早年为友,中年为敌,敌友之间交织一生。他所行之事之所以每与cao反,不在他非常仇视曹cao,而是不认同曹cao的三观,且侧面说明了曹cao对他的影响甚大。 今时听闻曹cao病逝,刘备在这瞬间,放下了他与曹cao之间的仇恨,转而取代的是他为曹cao病逝而生的伤感。 见刘备这般神情,霍峻则是有所感。他可是深知曹刘之间,亦敌亦友,互相欣赏,互相仇视,关系匪浅。 如历史上,在曹cao病逝后,刘备曾派韩冉出使曹魏,为曹cao吊丧,且向曹魏交好。仅因曹丕不准,韩冉才没成功。其间虽有刘备因要伐吴之故,但亦有曹、刘之间的情谊。 霍峻倒了盏茶,并挪到刘备面前。 刘备端起冒着热气的茶水,问道:“仲邈以为曹孟德是为何人?” 霍峻沉默少许,说道:“曹孟德侵擅国权,世载其罪。然其凭持诡计,崇诈权术,征伐无度。纵威震四海,然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昔许劭评曰:‘cao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雄。’今逢乱世,cao为jian雄,盖是如此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