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2节 (第2/3页)
备写信劝劝那些与他有交际的淮泗籍贯的文武,尽量让他们迁家回到江淮,而他将以安全及田亩作为保障。 蒋济露出笑容,说道:“不知都督欲修单堰,亦或是开三堰?” “开三堰!” 霍峻坚定决心,说道:“若无区区万户百姓迁居庐江、九江,怎敢言大兴江淮乎?” 万户百姓大概在四-五万人,如果庐江、九江能有四五万人归郡,加上广陵那边的数额,江淮六郡户籍或能突破到三十万人。 有三十万百姓,加上江左沿江的百姓。霍峻今后不论是出泗水,亦或是攻略河南,有水道运输的前提下,足够保证后勤粮草当是不难。 “诺!” “子通,今耕牛够否?”霍峻问道。 蒋济摇了摇头,说道:“今江淮耕牛价高,三四头牛抵一匹马。如要买耕牛,恐要寄希望于南中。” “好!” “我当书信与糜南中,让他能否挤出千头耕作与我江淮。” 霍峻点了点头,说道:“子通可让人渡江,广告淮人旧民,言归乡大礼。凡一户归乡者,择选上等水田,免田租、赋税一年;两户归乡者,可减免田租、赋税两年;三户归乡分一牛,减免田租、赋税两年。千头耕牛,先到先得。” 南中非是单纯的农耕社会,当地蛮夷常年放牧,故而不仅盛产马匹,还出产耕牛。 糜芳经略南中,除了买卖奴隶、战马外,还有向吴楚售卖耕牛。今霍峻为了吸引大量淮民还乡,不出血怕是吸引不了太多的百姓,今下他当以赠送耕作为由头,吸引南渡淮人北迁。 “诺!” 第541章 身后之事 章武四年,二月。 刘备以天寒水涸为由,诏刘封舍弃商於之地,迁上洛郡民至汉南、襄阳二郡。 刘封收到诏书后,自恃勇猛,加之认为天气寒冷,魏军不敢进讨。上疏刘备,如魏军进讨,他愿坚守城郭,以候江汉兵马来援。 得疏之后,刘备再下诏令,此番诏令格外严厉,强制让刘封南归。 在刘备的强制诏令下,刘封开始慢吞吞的组织迁民。 与此同时曹真、夏侯尚、张郃三将奉曹丕之令,出兵征讨刘封。曹真遣费耀出蓝田,张郃出弘农,夏侯尚击武关。 刘封率兵马迎击夏侯尚,不料被张郃偷家。刘封所部军心动荡,夏侯尚趁势而进,大败刘封所部,夺取武关。 兵败丢土的刘封舍弃军民,率数十骑从丹水南逃。 半途中,刘封遇见廖化率汉南郡兵来援,刘封强令廖化随他夺回上洛。廖化知己兵寡弱,断然拒绝刘封的请求。 刘封大为愤怒,欲夺取廖化兵权。然后至的吕蒙打断刘封的计划。 计划不成,刘封唯有乖乖从汉北归京,向刘备请兵败丢土之罪。 武汉行宫,议殿。 刘备恼怒不已,指责道:“上月诏令下达,让你早日迁民南下。然你自傲恃勇,上疏拒不奉诏。若从初令,纵不迁商於百姓,亦能率兵南归,何至于有今日之败?” 刘封跪在地上,嘴硬道:“陛下,若非廖化、吕蒙率兵来迟,上洛恐尚在我军手中。” 闻言,刘备将吕蒙所写的奏疏扔到刘封跟前,愤怒说道:“上洛郡失守,五千军士因你之故,非死既降。率残兵逃至丹水,若无廖化率兵接应,怕你性命已是不存,今怎敢责欺大将?” 刘备对刘封有多么器重,今就有多么愤怒。 当初刘备虽有因利益之故,收刘封为义子。但长期相处下,刘备已将刘封视如自己所出子嗣,否则不会不断培养刘封。 当初开国之初,刘备有封刘封为公的念头,但因关羽的劝阻,刘备暂打消了念头,遂改封为侯。 近年来,随着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