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2节 (第3/3页)
备年纪变大,念及刘封与他的感情,再次生出封刘封为公的念头。且看重刘封的勇武,欲留下来辅佐刘禅。故而在北伐之后,刘备拜刘封为镇西将军,领司州刺史,经营上洛郡。 当下因刘封自身的盲目之故,南汉不仅失去上洛郡百姓,还折损了五千精锐步骑。所幸南汉家大业大,刘备尚能忍受损失。 但刘封兵败之后,责欺廖化;隐瞒事实,反咬吕、廖二人则就让刘备难以接受。 “这~” 见吕蒙率先弹劾自己,刘封多有愤怒,但畏于刘备责骂,低头告罪道:“儿臣轻敌大意,望请父皇责备。至于欺凌大将,是因儿臣丧土兵败,恐辜负父皇所托大任,故欲纠合江汉兵马,欲北上复夺上洛。” 见状,坐在次席的诸葛亮眉头大皱,不禁加快抚扇的手速,忧思暗忖:“刘封性情刚猛,尚不能从陛下之诏令。如陛下驾崩,寄奴上位,今后岂不难以制之!” “你啊~” “兵家大事岂能凭喜好血性为之?” “今不从诏令遭得此败,实为咎由自取!” 刘备在发泄一通脾气后,挥了挥手,叹气说道:“即日起归府思过,无朕诏令不得出府。” “诺!” 随着刘封告罪出殿,刘备揉着太阳xue,坐回了榻上。 今刘封虽兵败而归,但刘备打算治罪刘封,而是决定斥责,略施小惩,回去反省一段时间。 “孔明啊?” “亮在!” 刘备轻揉着太阳xue,问道:“封儿兵败而归,当如何处置?” 诸葛亮犹豫良久,说道:“若以兵败论罪,贬职降爵即可。然若虑陛下身后之事,不如降罪除之。” “除之?” 闻言,刘备精神骤然一震,不敢相信问道:“孔明何出此言?封儿虽兵败丧民,但罪不至此!” 诸葛亮多有不愿明说,但考虑到刘备去世后的格局,问道:“亮敢问陛下是否有虑身后之事?” “岂能无忧!” 左右无外人,刘备如实倾诉,说道:“朕年六旬有二,自云长走后,身体精力渐消,已是暮年之龄。去岁北伐,已不负昔日之勇。今之所以让封儿镇上洛,是为留与寄奴之用。然岂能料封儿不从诏令,兵败丧城。” 关羽去世之后,刘备精力日渐衰弱。在经历北伐关中,以及法正病逝二事之后,刘备骤然变老许多。 感知自己生命在逐渐流逝,刘备短期内已不再想北伐之事,而是欲将重心转到国内治理上,为刘禅的上位铺垫好道路。 刘封如他所说,欲留给刘禅当辅臣,充当曹魏中曹真的角色,毕竟刘备可深知无宗室可用之苦。 “陛下!”诸葛亮犹豫少许,拱手说道:“恕亮斗胆犯上,为陛下细言少将军之事。” “以君与朕之情,但说无妨!” “少将军常自以为陛下之子,待将臣多有不逊。今兵败上洛事小,刚猛桀骜事大。陛下欲令少将军辅政,以全兄弟之亲。然陛下在世,少将军尚不遵诏令。易世之后,太子何以制之?” 诸葛亮点出了刘备想法的缺陷,刘备想把刘封当曹真用,但刘封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注定无法成为曹真。 刘封依仗自己是刘备的儿子,欺凌军中诸将。今刘备在世尚能管刘封,但刘备去世之后,刘封岂能乖乖听刘禅的号令。若在野心家的捣鼓下,刘封说不准会发动兵变。 听着诸葛亮这般分析,刘备沉默下来。 半响之后,刘备苦涩说道:“孔明,封儿是为朕子,虎毒亦无食子之念,何况朕乎?” “易世之后,太子继位,刘封刚猛桀骜,怕是无人能制!”诸葛亮担忧说道。 “寄奴不能制封儿,君与仲邈不能制?”刘备反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