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5节 (第2/3页)
“周不疑!” 霍峻简略浏览奏疏中的内容,而后瞥了眼上疏者姓名,神情虽是淡然,但语气中却有几分冷意。 “是为周不疑所奏!” 霍弋如实向霍峻坦白,说道:“陛下得收周不疑所奏内容,特将奏疏交予弋,让弋转交与大人。而后陛下告诉大人,让大人勿要以此为忧,迁都之事能定则定,不宜久托。” 周不疑之前被刘禅外放到宜都郡当太守,但因与中枢关系紧密,故而对朝中事务多有关注。为了更上一层楼,周不疑经常为刘禅出谋划策。 当下周不疑得知霍峻欲迁都金陵,出于个人想法,也为刘禅而考虑,故将政治细节说清楚,上疏劝阻刘禅迁都。 收到奏疏后,刘禅得见疏中周不疑对霍峻的揣测,多有无奈。为了保证君臣一体,刘禅选择放弃周不疑,将其奏疏交予霍弋,让他转交予霍峻,用另类的方式支持霍峻。 当霍峻看到这封周不疑所上的奏疏,实际上无奈之情多于气愤。迁都金陵,根本不是为了他的权利,而是为了更好的北伐而已。 有时一心为公的想法,居然会被利欲熏心者,恶意脑补或揣测他之所为,真让人无语。然这便是人性,任凭你将心中所想的讲出,别人也会认为你在说假话。 当然霍峻亦能勉强理解周不疑这种想法,毕竟王莽的前车之鉴在前。有了周不疑的猜忌,或许方显刘禅这举动难得可贵。 “大人,当下该如何是好?”见霍峻久久不语,霍弋问道。 霍峻将奏疏搁下,问道:“伯先以为如何?” 霍弋沉吟少许,说道:“大人所为光明坦荡,无需畏他人之所言,是谓人不知而不愠。今周不疑上疏猜忌大人,大人岂能因小事而与其计较!” 顿了顿,霍弋说道:“不如反举周不疑至江淮任官,以明大人公体之心!” 霍峻摇头而叹,说道:“周不疑因其父叔刘先而幸进,被先帝举为近侍。其与刘先相较,论品德而言,弗如远甚!” 刘先,旧长沙郡太守。昔曹cao南征江汉,因曹cao帐下兵马雄壮,观望形势者众多,唯刘先不畏,反而看好二刘联军。而后刘琦去世,刘备入主荆州,刘先也未有捣乱。 周不疑虽年少聪明,但聪明的技能点反而点错了,多点在政治拼斗上。南汉国内虽各派系复杂,但总体来说是稳定的,也遵循有才者居上,无才者居下原则。 霍峻考虑几下,说道:“推举周不疑至江淮任职不必,可将此信交予葛相。日后你与士载务必要多多注意周不疑,其心不正,不可深交。” “诺!” “大人,那迁都之事呢?”霍弋问道。 不待霍峻答话,侍从趋步来报,说道:“家主,尚书令李君求见!” “李严?” 霍峻思索少许,说道:“请李令君入堂!” “伯先可留下!” “诺!” 少顷,李严神情谦逊,趋步而入堂。 “严拜见大司马,江陵公!” 李严见到高坐榻上的霍峻,行拜以大礼,说道。 霍峻凭空虚扶,笑道:“李令君客气了,今正旦欢庆之时,君怎至登门拜访?” “请坐!” “公子!”李严向霍弋施礼,而后笑道:“殿下受托王命,殚精竭虑,严深感敬佩。今不早至殿下府上,恐过些日殿下府上宾客成群,在下难以拜会殿下!” 王、公则可受称殿下,今霍峻受封江陵公,按理来说可以受此称谓。但霍峻为了保持臣子身份,免得让人多想,不太喜欢有人直称殿下。 霍峻保持仪态,笑道:“李令君玩笑了,君登门拜会,孤岂会不见!” 李严态度谄媚,问道:“殿下欲迁金陵为都,今国中不从者众多,严深感余者不晓殿下之远见而不忿。当下已至正月,不知殿下强迁都之意是?” 霍峻沉吟少许,反问道:“议论者众多,或有言迁都金陵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