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8节 (第3/3页)
们,他们愿意将每年的差发翻一番……” 朱允炆如此说着,但包括他自己,武英殿内所有人都觉得云南的土司怕是失心疯了。 这二十三处矿山代表什么,他们都十分清楚,只要这些地方能投入生产,那大明的钱荒问题就会在之后数年被解决,到时候即便不发行宝钞,国库也能十分充裕。 况且,如今以钞抵税需要额外的岁入来补贴国库,云南的金银铜矿就是国库唯一的指望。 尽管朱元璋本人不希望在云南大动刀兵,可为了朱家和大明朝的利益,他不得不再动刀兵。 朱元璋看向了朱允炆:“魏国公出镇云南的钱粮,让户部提早运送,最好提前一个月运输,另外明年从江西、福建、南直隶、浙江等地选民户两万编入军户,在临安、永昌、元江等地增设卫所。” “孙儿知晓……”朱允炆作揖应下,同时看向了前来殿内的李景隆。 朱元璋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李景隆见状也准备抬手作揖,将朱高煦所提及的倭寇事宜全盘托出。 只是不等他开口,殿外便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今日殿门班值的太监亦失哈拿着一份加急的奏疏走进了武英殿内,并在入殿后跪下叩首,双手呈出奏疏,声音急切: “陛下,云南三司送来急报,越州卫土目阿资、宁远刀拜烂、广南侬贞佑等部叛乱,云南告急……” 第110章 布局成功 “四部叛乱,怕是西平侯爷一时之间无法尽数剿灭……”“魏国公应该提早启程了……” “不止,看样子还是得从四川及湖广等处调兵平叛才行,云南军户三战七屯,只有不到五万的备边兵。” “还是看看陛下怎么说吧……” 武英殿内,被紧急召来的六部、六科及都察院、五军都督府等处几十名文武官员在正殿里交头接耳的讨论着云南叛乱的事情。 他们的声音不算大,可依旧能传到偏殿里。 在那偏殿里,朱元璋刚刚从李景隆那聆听了朱高煦对平倭事宜的建议。 在平倭这块,朱元璋深知朱高煦那小子鬼点子多,心眼子更多,所以他没有什么建议,只是对李景隆交代道: “等礼部那边派遣的官员从朝鲜回来,你再做决定想想如何平倭。” “是……”李景隆应下,心里却在为刚才云南叛乱的消息而担心。 不止是他,诸如朱允炆、朱高炽、朱济熺、朱尚炳等四子也在为云南叛乱的事情而心神不宁。 后者三人是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前者的朱允炆则是担心这次叛乱会持续很久,进而影响云南金银铜矿的开采。 他没忍住看向了自家爷爷,却见朱元璋依旧如往日一样平淡,并且与李景隆讨论着平倭事宜。 有的时候朱允炆很佩服自家爷爷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态,因为他做不到,所以佩服。 在养气功夫上,他还差着对方很大的距离。 “陛下,诸位臣工都到了……” 亦失哈从正殿走入偏殿,同时提醒着朱元璋。 闻言的朱元璋也缓缓起身,对朱允炆和李景隆招呼道:“你们二人随我去,济熺你们就在这里继续处理奏疏吧。” 说罢,朱元璋走了出去,朱允炆与李景隆也先后跟上。 瞧着他们的背影,三子不同露出羡慕的神色。 自从来到了这武英殿,伴随着他们奏疏处理的越来越多,他们自己也越来越受到影响。 那种朱笔一挥便能掌握数百上千人生死的感觉,是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 只可惜,他们终究只是嫡长,哪怕更进一步,也不过只是亲王罢了,离着那大位太过遥远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英正殿,伴随着朱元璋带着朱允炆、李景隆出场,前一秒还在交头接耳的百官立马变换了姿态,毕恭毕敬的跪下,行五拜三叩之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