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3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2节 (第2/3页)

绪从辽东挪到北平:“叛军自夺下怀来与居庸关、开平等地后,便撤军回到北平休整,想来死伤不少,近来在招募兵马,整兵南侵。”

    “朝廷这边,长兴侯已经抵达开封,只等湖广、河南、山东等处兵马集结,便可挥师北上,平定叛军。”

    “多少兵马才能开拔?”朱允炆没有心思说这些场面话,他只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兵,什么时候能平定叛乱。

    “眼下已然调动三都司十三万大军,除了负责监督襄阳的两万兵马未动外,其余战兵已经尽数在前往开封的路上,目前已经抵达的有九万六千余人。”

    李景隆在关键时刻开口,朱允炆见状也皱眉质问:“燕庶人眼下有多少兵马?”

    “招降居庸关、房昭及开平等部降卒后,约有六万人,其中骑兵约五千,步卒约五万六七千人。”李景隆如实回答:

    “除守城兵马以外,大约能调动三万人与长兴侯交战。”

    “此外,都督府已经派人从山东登船,走辽西送军令给北平行都司指挥使卜万,要求卜万在扼守燕山的同时,调骑兵四千与山海关吴寿安等部五千步卒试图收复永平。”

    李景隆诉说着前方的情况,朱允炆紧皱眉头:“那渤海叛军缺粮,燕逆呢?”

    “北平、通州储备仓皆有不下三十万石粮食,加上永平、北平各县常平仓、储备仓约有四十万石,以及被燕逆攻陷的居庸关、怀来,恐怕燕逆手中之粮秣不下二百万石。”

    李景隆汗颜开口,毕竟北平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这两条山脉使得北平农业情况十分不错,历年来北平都不需要朝廷怎么费心粮草问题,其赋税缴纳在北方仅次于山西与山东之后,比渤海与辽东、大宁好上太多了。

    只是他这么一说,殿内群臣便有些支支吾吾了。

    在这殿内的文臣,大多都是支持削藩的,可眼下的局面,尽管看上去还在掌控中,但距离文臣们所说的‘数月即可平藩’却差距太大了。

    别的不说,单单就眼下的叛军兵力来看,若是辽东与北平各军没有夸大叛军兵力,那叛军之数便是燕逆六万,渤海叛军约四万,合计十万。

    十万之数,这数量可不少了,虽说耿炳文及大宁、辽东几处加起来约有二十几万大军,但想要短时间解决这十万叛军,恐怕会十分艰难。

    朱允炆扫视着群臣的表现,心里十分失望。

    若不是他手中还有数千万钱粮及数十万战兵,恐怕他也无法如此冷静的应对局面。

    “云南的局面如何了?可否控制住了?”

    朱允炆将目光继续投向李景隆,而他口中局面便是麓川刀干孟的叛乱。

    “魏国公已经用永昌到景罕开辟出了九尺道,眼下粮草运送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不止,西平侯也率领都督顾成、何福、瞿能等人重新拿下崆峒寨,眼下已经率军打到了陇川。”

    “只要拿下陇川,允姐木便在我大军兵锋之下,刀干孟此贼即便想要逃亡三宣六慰也并非易事。”

    西南战事的顺利让朱允炆心情稍好了一些,他舒缓一口气:“早早将西南战事平定,以免北边局势有变。”

    “是!”李景隆作揖应下,朱允炆也扫视了一眼众人:“齐兵部与黄太常寺卿、方博士留下,其余爱卿都散去吧。”

    “臣等告退……”闻言群臣离去,只留下了齐泰、黄子澄与方孝孺三人。

    见群臣退出殿内,朱允炆这才拿出了一份书信。

    “这书信是燕庶人写给朕的,朕以为他如此狂妄,理应发檄讨贼。”

    那份书信通过李权的手交到了黄子澄等人手中,三人打开阅览,其中内容无他,皆是朱棣控诉朱允炆那些举措政策的内容。

    朱棣先是说了削藩是一定要削的,可没有必要把叔叔们废成庶人,还派兵去逼死自己的亲叔叔。

    信中,朱棣又夸了朱允炆小时候十分听话,因此一定是受到了齐泰、黄子澄的蛊惑才会这么做的。

    只要朱允炆将齐泰和黄子澄交出来,并且将他与朱高煦的名字重新录入宗人府,赦免此次与他们起兵的兵卒,那他立马就会给朱高煦写信,两支大军即刻返回驻地,绝不再以“靖难”作为口号继续兴兵。

    看到这封信,黄子澄与齐泰二人额头冒出冷汗,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