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3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0节 (第1/3页)

    这结果,要比朱高煦南下造成的影响更大。

    只是李景隆没想到,朱高煦会挥师南下,轻装奔袭,只用五天就从诸城跑到了淮河。

    他敢这么做,一定有他的依仗,因此李景隆低下声音。

    “渤海庶人敢于轻装南下,必然有其依仗。”

    “其没有携带辎重,很有可能将辎重丢给了水师,因此你们南下后需要注意截断叛军与海岸的联系,尽可能将他们拉往内地,截断退路。”

    “此外,两江渡口需要严防死守,长江水师也一定要扼守好海口,不得松懈半分。”

    “我的话,你们将它带给盛庸,让盛庸上疏陛下,好生提防。”

    李景隆交代完一切,诸将也纷纷作揖称“是”

    不多时,俞通渊与平安率在京听cao铁骑南下,而李景隆也将六万大军委托给了刘真和宋瑄,自己轻骑北上保定。

    舍弃大军后,他只需要两天就能抵达保定,届时将朱棣击退,他才有机会重新布置防线,调整兵马围剿江淮的朱高煦。

    不过即便到了此刻,他还是想不通朱高煦凭什么敢轻装奔袭。

    第264章 长江天险

    建文二年三月三十,在春季的最后一天,北平上空忽然开始焦躁起来。俯瞰地表,两支大军于清晨时分列阵相对于白沟河。

    白沟河北,战旗猎猎,号角长鸣,乌压压的延绵数里,一眼看不到边,在他们身上那明晃晃的甲胄衬托下,这一队伍仿佛一道矗立在白沟河北的铁壁。

    白沟河南,同样的大军出现,他们身披同样的铠甲,手持同样的兵器,排列成整齐的方阵,却冷眼看着河北的大军,宛如一道横亘在河南的巍峨长城。

    河阳城,这个依托白沟河而修建的城池,在宋辽对峙时曾发挥过巨大作用。

    时隔四百多年,它再度发挥作用,成为了南军可以依靠的城池,而北边的燕军则是站在空旷的河北地。

    白沟河宽不过一里,但却隔绝了两军,成为了横亘在两军中间的一道‘城墙’。

    谁要发动进攻,就先得冲破这道‘城墙’,而连接这道‘城墙’的所有桥梁,都已经被吴高、徐凯下令摧毁。

    “这数量,恐怕不下十万,燕逆这是把能带出来的都带出来了。”

    河南岸,都指挥使胡观眺望北岸燕军阵仗,表情凝重。

    虽然隔着很远,可他依旧能看到不少乌压压的马群。

    “听闻鞑靼国公赵脱列干率领数万部众南下归附燕逆,燕逆手中可用骑兵,恐不下二万余,与之交战,必须依托水网,限其四蹄。”

    吴高将手握在剑柄上,表情同样凝重。

    不过,相较于朱棣,吴高还是觉得朱高煦带给自己的压力比较大。

    他与朱棣交手,起码能短兵相交,胜负在五五之数。

    可若是与朱高煦打,远了他拿炮打你,近了他又安排辎重车与火铳搭配,一边得和他短兵,一边还得防备他的火器,着实头疼。

    “算算时间,曹国公眼下应该到沧州了。”

    吴高看向渐渐明亮的天色,推算着李景隆何时能到达前线。

    与他一样,河对岸的朱棣也在推算李景隆何时能到前线。

    “算算时间,李九江北上的七万大军,应该还需要五天才能抵达此处,俺们得在五天内击垮吴高才行。”

    朱棣抓着大胡子,在他身边多了许多生面孔。

    自全歼陈晖、滕聚所部后,得知李景隆回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