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节 (第2/3页)
他立马率领大军撤回北平,同时接受了鞑靼国公赵脱列干的投降,整编出了七千骑兵。 这七千骑兵加上前番的三千小达子营,也有万骑之多了。 加上他原本的骑兵,以及俘虏陈晖、滕聚的骑兵,现在的他光骑兵就有两万六千余人。 在他身后,还有五万马步兵,六万步卒,合计全军十三万六千人。 “殿下,若是我们能在此击败吴高,那南军数量就骤降至二十万,难以与我军争锋了。” 朱能开口的同时,一旁张玉也说道: “如果真的能击败吴高,届时只要我军渡过白沟河南下,完全可以和青州的二殿下配合,在北平广袤平原上,将李景隆所部二十万大军包围。” 张玉开口同时,丘福也追随道:“听闻李景隆这次未与二殿下交手就北上,只留下李坚和南边的盛庸那十万兵马来防备二殿下,届时我军南下,二殿下恐怕也能拿下不少城池,我军可以以鲁东三府为粮仓,进而拿下徐州、直逼淮安。” 行军打仗不是看谁的大军强大就能征服,而是要看谁的后勤做的更好。 历史上燕军南下多次不成,不敢深入的原因就是没有稳定的粮仓。 可眼下朱高煦拿下鲁东三府大半之地,等到九月就能收获数百万石粮食,完全可以支撑燕军进攻徐州,逼近淮安的计划。 对此,朱棣也十分高兴:“老二速度应该比我们快些,说不定等我们打完这一仗,老二都已经拿下青州府和兖州府了。” “到时候,俺们再拿下徐州,南边的淮河便不足为虑了。” 他们侃侃而谈,畅想着和朱高煦汇合,一路打下徐州、拿下淮安。 只是在他们的注视下,南军的队伍突然sao乱了起来。 “怎么回事?来了援兵?” 朱棣拿着从王义那里“借”来的单筒望远镜打量南岸,虽然看不清楚,但可以看到一支轻骑队伍出现在了南岸。 “李九江到了?”朱棣愕然,因为能率领轻骑抵达河阳的,只有李景隆、俞通渊、平安几人,而几人都跟着李景隆活动。 “这不可能吧?”朱能闻言不敢置信:“从德州到此处足有四百里,哪怕是上直精锐,也得五天才能赶到。” “俺也不信,可那架势一看就是李九江。” 朱棣拿着单筒望远镜,好似一个偷窥狂,不断窥探南军情况。 一旁的诸将很是着急,朱能更是直接道:“日后见了二殿下,得为弟兄们多讨要几个望远镜才行。” “这李九江看架势很着急啊……” 朱棣看着那队轻骑抵达就开始视察江防,顿时乐呵了起来。 他还以为李景隆被他的大军给吓到了,想着如何防守自己,却不想此刻的李景隆满脑子只想着进攻。 “国公,您如此着急为何?” 吴高与胡观二人紧跟着李景隆,不解他为什么着急检查江防,着急去看被破坏的桥梁。 面对二人询问,狂奔两日的李景隆顾不得脸上狼狈,扫视四周后才凝重开口:“渤海庶人轻装突袭了淮安,如今已经渡过淮河,按照前几日的速度来看,眼下恐怕已经快要进入扬州府境内了。” “这……这……”胡观愕然,吴高也是如此。 饶是他曾与朱高煦交过手,却也没见过朱高煦这么疯狂的一面。 轻装突袭淮南,打到淮南又如何? 没有辎重和火炮,他能打下扬州城吗? 扬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