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2节 (第1/3页)
齐奥尔科夫斯基高兴道:“再次感谢院士先生的建议!” 李谕轻松道:“不必客气。” 李谕还没忘了让小日本的科技树多歪一歪。 齐奥尔科夫斯基感觉今天与李谕的会面非常有收获,当他回到家,被问及这趟圣彼得堡之行的见闻时,饶有风趣地说: “我到了另一个世界参观,去人类未来的世界去了一趟!” 第四百九十九章 会场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人生还是比较悲惨的,不过再过几年他就熬出头了。十月革命后,苏联对他的重视与日俱增,甚至举国为他办生日。 但关于火箭梦想,目前确确实实还只能是一个梦想。 李谕坐上前往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客轮,打开了索尔维与能斯特共同写给他的邀请函。 邀请函的名字是“澄清分子运动论若干当前问题的国际科学家会议”: “……我们当前正处在对搭建了完整物质分子运动论的物理学基础,出现全盘再表述的关键时刻。 经典的牛顿力学似乎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光电效应与黑体辐射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所有科学家的心头,不管如何努力都挥之不去。 不久前,有关比热问题的若干结论,也受到诸多测量的全盘否定。 各位都是物理学的优秀学者,必然明白这些都是触及了物理学核心、急需解决的问题。 特别说来,正如普朗克、李谕和爱因斯坦已经证明的,在他们称之为能量子学说之下,这些矛盾会神奇地消失。 但是这一诠释却和人们一直到现在还应用着的质点运动方程相去太远,以致于承认了它就不可避免地要重新表述我们以往的那些基本概念。 因此,我们认为召集对量子问题比较关心的科学家们当面交换看法,也许能够找到一种完美的解答……” 邀请函的最后,是一众受邀科学家的名字,基本都是支持或者不怎么反对量子理论的人。 李谕读完后,合上邀请函,看来这次会议的主题离不开量子了。 话说如果不是搞了索尔维会议,索尔维的名声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估计不少人一直以为索尔维是个地点,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名字。 索尔维是一位搞化工领域的比利时实业家,他创造的索尔维制碱法(也叫氨碱法)极大地提高了纯碱产量,价钱也更便宜。 纯碱就是苏打,即碳酸钠,化学课上讲过。这东西在进入工业革命,纺织等产业兴起后,需求量一直很大。 以前制造纯碱的路布兰制碱法有很大缺陷,直到索尔维搞出氨碱法,终于让纯碱工业化大批量成产。 此后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就是在索尔维制碱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与索尔维制碱法相同,只是原料来源和后续副产物处理不同。 总之,靠着氨碱法,索尔维发家致富,成了腰缠万贯的实业大亨。 他的财富应该比诺贝尔高不少。 索尔维虽然是个化学家,但也有个理论物理梦,对宇宙和引力有独特看法,还写了一本叫做《万有引力与物质》的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打算抢爱因斯坦的饭碗。 而一旦很有钱了,有些人就会开始求名。 因为对他们来说,钱已经只是个数字,没啥意义了。(就像那句某马姓大富豪的名言:我对钱不感兴趣!) 索尔维想设立奖金用来奖励科学家,但被诺贝尔抢先,再搞的话有点山寨之嫌。 正巧能斯特知晓索尔维的想法,便提议让他出资召开学术会议,把全欧洲物理学界的名家大腕儿全请来,好吃好喝地招待,然后大家就物理学的前沿问题畅所欲言。 能斯特甚至对索尔维特别声明:您也可以在大会上发言,讲述您的宇宙理论。 索尔维觉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