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2节 (第2/3页)
这主意不错,于是和能斯特分工协作,进行会议举办的推进。能斯特负责找人和准备议题,毕竟他对科研圈子比较熟;索尔维负责出钱和总后勤。 能斯特是普鲁士科学院的院士,认识的人不少,首先找到了普朗克。他把最开始的会议草案给了普朗克,普朗克看后回复道: “我在你的手稿纸边作了评注;此外请允许我再谈几点更一般性的看法。 如今大多数物理学家,包括你建议必须与会的一些人,并没有真正对量子问题感兴趣或者做深入研究。在你提到的所有那些人中间,我相信只有爱因斯坦、洛伦兹、维恩会对问题认真地感兴趣。 而且你还忘了一位重要人物——李谕。 如果少了他,我想这届会议会少了许多权威性。 所以阁下千万不要忽视这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但即便如此,能够邀请的人也实在太少。因此我建议延期开会,过一年或者两年,那时我们再进行审视,看现有理论中张开的裂口怎样发展。或许一些尚保持一段距离的人们也不得不参加进来。” 能斯特挺尊重普朗克的意见,拿给索尔维看后,索尔维却感觉没必要等,直接发出邀请函,自然也给李谕发了一份。 …… 到达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时,迎接李谕的是爱因斯坦和另一位年纪不太大的中年人。 目前的爱因斯坦在其他大腕儿面前,还是个“小卡拉米”角色。 “东方的科学巨子李谕,我们又见面了!”爱因斯坦说道。 为了参加这次会议,他特意打理了自己的发型,人显得非常精神。 李谕同他握手道:“爱因斯坦先生,好久不见。” 爱因斯坦给他介绍了旁边的人:“这位是来自法国的m·德布罗意,你一定不敢相信,他是法国的公爵!” 李谕立刻反应过来,这位m·德布罗意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提出物质波、靠着一篇只有一页的博士论文就拿到诺贝尔奖的德布罗意的哥哥。 现在德布罗意还在求学,走上物理的道路,与他哥哥参加了1911年索尔维会议关系匪浅。 李谕与m·德布罗意也握手道:“非常荣幸见到您,公爵先生,以您的身份投身科学,令人难以置信。” m·德布罗意说:“我的父亲更加感觉不可思议,他生前甚至说‘在德布罗意家族,科学不能是一个职业’。当时家里只给了我一间房子作为实验室,而且条件是不能辞去海军职务。” 李谕说:“那么公爵先生现在还是一名军人?” “算是。”m·德布罗意说完,招呼过来司机,驾驶着一辆雷诺汽车带着李谕和爱因斯坦一起前往布鲁塞尔。 爱因斯坦调侃道:“我不久前刚买了一辆自行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买一辆汽车。” m·德布罗意说:“这辆车隶属海军部,并不是我的。” 爱因斯坦更羡慕了:“我在苏黎世大学,他们每年只给我几千瑞士法郎薪水,压根买不下一辆汽车,更别提为我专门配备汽车。” 李谕说:“美国的福特公司已经研发了新型生产线,或许汽车的价格会很快下来。” m·德布罗意大摇其头:“美国人造的都是低端廉价货,怎么能和我们欧洲的汽车相提并论?” 爱因斯坦觉得无所谓:“我可管不了那么多,能让我开上,就心满意足。” 李谕又说:“我看邀请函,似乎能斯特先生也注意到了你此前所写的那篇通过量子角度解释固体比热问题的文章。” 爱因斯坦说:“所以我觉得当上苏黎世大学的物理教授好处还是不少的,最少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教授写的东西,更多人愿意相信,而不是当做胡言乱语丢进垃圾桶。哦!我以前是很鄙视权威的,没想到现在要走到这条路上。” 李谕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