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5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3节 (第1/3页)

    李谕朝他伸了伸手,何燏时仿佛看见救星,立刻来到了李谕身边。

    闹事的学生拿着一张辞职字据,非要何燏时签字,李谕站出来说:“都退回去!”

    李谕在学术界的地位绝对位于第一等,学生们看到他后稍微安静下来,几个带头学生对他说:“李大学士,您评评理,为什么不让我们免试进入本科?为什么前清的学生毕业就有文凭?”

    “你们要个说法?”李谕问。

    “对,要个说法。”带头的闹事学生说。

    “好,我告诉你,”李谕说,“国家改革了,学校也要改革,如果不听校规,你们就是要被革掉的旧时代残渣。”

    “但为何前清招募的学生就可以本科毕业?”学生问。

    “他们毕业证写的是京师大学堂,你们将来写的是北京大学,根本不一样,”李谕说,“不要拿你们以为的公平来论证时代的公平,真要处处公平,还有那么多不平等条约?”

    带头的学生道:“您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不让我们免试!”

    李谕厉声说:“为什么?哪有这么多为什么!你们要是再多读点书,就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了。很多问题,都是源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李谕不再管闹事学生,带着何燏时开车前往教育部。

    教育部长范源濂知道原委后勃然大怒:“这帮闹事学生全要开除!”

    李谕忙好言相劝:“法不责众,最多惩罚几个带头的。”

    何燏时也说好话:“他们还不懂事,没必要把事情闹大。”

    范源濂说:“何校长,虽然你现在还替学生说话,可经过这一事,教育部以及总统府恐怕得再次考虑要不要取缔北大了。”

    何燏时立马慌了:“万万不可!”

    范源濂叹道:“我改日找国会以及袁大总统商议一二,会把结果告诉你。”

    何燏时说:“总长一定三思!”

    他真的cao碎了心,在职一年时间几乎全花在整顿校纪上。仿佛管理的不是全国大学之祖庭,而是热血高校。

    几个月后,教育部真的又动了取缔北大的想法,何燏时亲自给总统呈文:“办理不善,可以改良;经费虚糜,可以裁节;学生程度不齐一,可以力加整顿。而唯此一国立大学之机关,实不要遽行停止。”

    李谕也在呈文上签了名,同时调动舆论,才让教育部再次打消想法。

    真是没想到,进入民国后的短短两年,教育部已经两次要取缔北大……

    多灾多难呀。

    但这只是民国激荡风云中的一朵小浪花罢了,相比之下,此时南方终于爆发了更大的一朵浪花——二次革命。

    结果吗,其实不用多说,因为太失败了。

    完全是一次仓促的不成熟革命,南方的军事力量早就瓦解,毫无作战资本。

    全国的舆论甚至也站在袁世凯的一边,反对战争。就连赫赫有名的云南都督蔡锷都站出来公开反对二次革命。

    在悬殊的军事力量对比之下,短短两个月二次革命就惨败。

    同时导致国党辛辛苦苦积累的资本彻底报销,国会议员也被抓了个干净,再无牵制袁世凯的能力。

    如此惨重的失败国党始料不及,更讽刺的是,辛亥革命后,真正统一的中华民国也就是在“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统治下的两年。

    只能说,在列强环伺、国弱民穷的险恶局势下,集权确实能给国家带来一定的稳定局面。也因此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时,反而获得了民众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历史总是如此耐人寻味。

    而历史绝不会犯错,犯错的永远只会是人。

    这朵不大不小的浪花没有对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