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_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们有资格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们有资格浪! (第3/5页)

待遇和影响力,沪汽那边充其量就是一个正厅级,级别差距还是很大的,他真要奋力一搏,搞不好会让中汽集团彻底丢光手里的筹码。

    对华腾汽车集团而言,搞不定奥迪在国内的经销商体系是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对徐腾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大事。

    徐腾大致和陈志辛、施泰德聊了几句,决定由他和陈志辛亲自负责,年底之前,速战速决,从中汽集团手里买下20%的合资厂股份,拿走所有的奥迪经销商。

    合资厂不用南迁,采购体系在三年内继续沿用中汽集团的那一套,这是徐腾能给中汽集团的最大优惠价码了,多的就没了。

    中汽集团要是不满意,那就上首都告状去。

    大众集团解决不了的事,不代表华腾汽车集团解决不了,因为华腾汽车是本土企业,不受合资法规的限制,一对一的单挑,即便中汽集团是共和国长子也折腾不过华腾汽车。

    用中国的话说,这就是形势比人强。

    首都很清楚,华银财团收购奥迪这件事,虽说是华银财团和大众集团董事会层面的双赢,但从资本层级的cao作而言,徐腾和华银财团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好处则是以华腾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产业,彻底摆脱了对欧美日汽车体系的技术依赖,不再受制于宝马集团,在极限状态的优雅转身,反而控制了整个宝福华汽车联盟。

    这是中国汽车业凭藉资本优势,就是仗着钱多不讲理,打了一个大胜仗,至少在资本层面相对于欧美日汽车财团,缩短了十年差距,有了和欧美日汽车业抗衡的基础。

    这个时间段,没有哪位领导会为了一个厂、几个厂的工人饭碗问题,去阻挡华腾汽车同丰田、通用的大决战。

    现代-起亚的韩系汽车业,已经被华腾汽车打的生活不能自理,打出了全球十大车企的行列,下一个目标不是丰田,还能是谁?

    徐腾今天这个会议就是要谈这个问题。

    “日本车的质量好,成本管控好,这是一个事实,但这个事实是以它的原装进口车为例子,真正在国内比,日系的质量和成本管控不占优势,这是国内的整个工业体系决定的。”陈志辛是华腾汽车集团的董事长,首先要说几句,定一个大基调,“我们在国内和日系全面开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个长期大战,首先是舆论战,揭穿日系神话,特别是在60后、70后的轿车消费客户,这个舆论市场怎么做,我们要考虑的非常完善。”

    徐腾点头同意,老陈在这个行业搞了三十年,从90年代搞桑塔纳起步,到今天,国内汽车行业的各个方面,他有什么事情是不清楚的?

    日系车、韩系车,这些年的整体质量都是呈下滑趋势,因为竞争太激烈,只能越来越依赖国内的汽配供应体系,现在的丰田、本田、日产,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其余基本都是中国制造。

    机械这种东西,1微米和2微米的误差都会导致很多问题。

    起亚有一个车型,在韩国和美国那边都没问题,在国内和东盟市场就一直出问题,现代集团自身都搞不清原因,华腾汽车帮他们搞清楚了,中韩国标体系不同,中国这边的转向杆国标是0.5微米误差为合格,韩国是0.2微米误差为合格。

    0.3个微米,价格差距是多少呢,600块。

    韩国那边是一千起步,国内是400起步,算上进口税,韩国原装就得1300。

    标准不同,设计就要有差别,设计上调整一下参数,整体相互协调,那还是可行的。

    日系不管丰田,还是日产,从日本引入车型都要重新设计,根据国标参数重新搞一套新设计方案,改动量还是比较大的。

    德系,美系都差不多。

    韩系这么多年就没干这个事,基本是各种工作从简,韩国本土的设计引进来,照搬中国的国标配件体系生产,所以,出问题的事情就特别多。

    事实上,即便是在韩国国内,现代集团在这方面也是比较宽松的,将功夫都用于表面,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都给你按上,汽车本质的机械问题,它不去浪费时间和本钱。

    这些年在东盟市场销售的丰田、日产,其实也都是大规模使用国内的零配件体系,在当地市场就是组装一下。

    所以啊,华腾汽车和丰田在国内、东盟市场的质量基本差不多,谁也不谁好在哪里去。

    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