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八十七章:统一中州的国策!大魏国策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统一中州的国策!大魏国策显! (第3/7页)

十一月二十五日】

    大魏王朝与突邪王朝和谈结束,两大王朝共同达成协商,突邪王朝因受异族国蒙骗,产生误会,愿援助大魏十万万两白银,伐祸附属国。

    【武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大魏境内各附属国于大魏国都,签署平乱条约。

    至此,大战结束。

    【武昌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陛下有旨,此战平乱,皆因朝廷百官齐心协力,也因大魏百姓同仇敌忾,共同平乱。

    监国少卿许清宵,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屡建奇功,一日蕃国,三日唐国,半月止战,记首功。

    故,册封大魏监国少卿许守仁,为大魏王侯,封号平乱,世袭罔替,享年俸十万石,于十二月三十日,国都册封。

    着礼部量身定做,各类服饰,仪仗,特赐许守仁白马七匹,赐侯府一座,并扩建学堂。

    尊守仁心学,为大魏正统学术,纳入大魏科举考察之中。

    钦此!

    武昌元年,十一月三十日。

    伴随着一道圣旨宣传而出,十一月底的大魏,掀起了惊涛骇浪。

    许清宵封侯,这并不是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毕竟这一战,许清宵虽然没有做到挽救大魏于水火之中这么夸张。

    但许清宵塑起大魏国威,这是古今往来,任何帝王或者臣子都想做到的事情。

    所以封个侯,对于大魏百姓权贵来说,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真正让百姓与权贵们震撼的是两个地方。

    世袭罔替、尊心学。

    这两个地方才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啊。

    世袭罔替,代表着许清宵的爵位,可以世世代代无限继承,当今哪怕是九位国公,也只有三位是世袭罔替。

    许清宵如此年轻,成为平乱侯不说,而且直接是世袭罔替的侯位。

    未来大魏权贵,必有一个许家。

    世世代代不作废不替换的爵位,只要大魏不灭,这个爵位就一直继承着。

    但如果对比第二个的话,这个也不算什么。

    大魏尊心学,纳入科举考核之中,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以后天下读书人,想要当官,就必须要读心学之书。

    不读是吧?不读万一就考心学,你一窍不通,那你可以回家了。

    不服气是吧?不服气行啊,等什么时候大魏又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也来指挥一次。

    当然这个时候,你也必须要完成几个成就。

    【文武统一】

    【帝王信任】

    【民意如龙】

    【立言为民】

    【著书大儒】

    但凡缺一个条件都不行,达不到以上所有条件,无法激活副本。

    所以女帝的这一个行为,几乎是将许清宵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地位上给予了许清宵侯爵之位。

    更主要的是,女帝已经站队了,在文宫和许清宵面前,女帝选择了许清宵。

    这对文宫的打击极大。

    天下读书人读书为了什么?心中正义?天下苍生?不管是为了什么,有几个不想当官?即便是再不想当官,想要为天下苍生谋福对不对?

    那你也得当官啊,在其位谋其职,你当不了官,你怎么给天下百姓谋福?

    可当官的要求之一,就必须要潜心学习心学,可以说光是这一点,不出半年,许清宵必可踏入天地大儒之境。

    封圣也近在咫尺了。

    这就是大魏震惊的原因了。

    如若说这一次,大魏是最大赢家的话,那么许清宵则是第二赢家。

    封侯拜相,心学正统。

    这.......当真是无穷好处。

    人们震撼,口口相传,大魏读书人们更是第一时间收集许清宵的名言名句。

    守仁学堂更是差一点被挤破门了,都是来入学的。

    可这一切的一切,都与许清宵没有任何关系。

    长达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许清宵都在研究五个方针,策论写满了数百张。

    确定目标,发展目标,实现目标。

    策论主题就是这个。

    仅仅只是初稿,许清宵到现在都没有写完,因为要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直又过了十天,武昌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距离许清宵册封大殿还有最后五天。

    这段时间来,大魏安静了许多,附属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一个月之余,整个大魏这段时间忙着的事情,就是清算利润。

    从附属国拿来的各种战利品,以及各种好处,包括山脉土地,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